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查爾斯.韓第(1932-2024),英國當代管理思想家,被譽為「英國的國寶」。他提出「組合式工作」和「第二曲線」理論,預見未來工作彈性化,強調終身學習的重要性。韓第倡導以經濟繁榮取代戰爭,深受全球推崇。
追思 英國當代管理思想家
查爾斯.韓第(Charles Handy,1932年7月25日—2024年12月13日)
他與現代管理學之父 彼得‧杜拉克齊名
英國倫敦商學院共同創辦人,人們尊稱他是「英國的國寶」、「企業思想家」
他是新觀念啟迪者(Ideas with Impact),
1980年代即提出「在這個更加彈性的世界,每個人都會經歷到離開組織,變成獨立工作者。」提出「組合式工作」思考,回饋社會與終身學習。
他是首位提出「第二曲線」的經濟思想家
提醒世人,尋找第二曲線是個人和組織必須經常思考的關鍵課題
他主張「以經濟繁榮代替戰爭夢魘」
遠見天下文化創辦人高希均教授稱這位老友是「人道主義者」,「在現實生活中,韓第比政府更能改變這個世界。」
思想家以著作構築人類心靈的高度,他的重要中譯著作皆在天下文化:
1.《你是誰,比你做什麼更重要》
2.《覺醒的年代》
3.《你拿什麼定義自己?》
4.《大象與跳蚤》
5.《第二曲線》
6. 《九十自述》
英國管理大師韓第寫給你的21封信。高齡近90歲的韓第,以信件的形式,清晰而樂觀的依序提出每個人都需要問自己的問題,並以自己為例,點出問題的思考方向,指引職場工作者、企業家、公民、哲學家和夢想家等新一代的人找到人生機會與挑戰的解答。
英國當代管理大師韓第感嘆,即使人類文明高度發展,很多問題仍然沒有答案。在本書《覺醒的年代》中,韓第透過對金錢、工作、組織、生活等各方面的整體省思,試圖帶領讀者走出變動、混亂、迷惑的迷宮。韓第為他所處的時代標示出九大弔詭,今天回頭來看,彷彿不曾落幕的預言。由未知而生的普遍不安,甚至徬徨虛無之感,只有加深,不曾稍減。
在《你拿什麼定義自己?》中,韓第回顧自己一生中面臨的許多課題、走過的許多轉折,毫不遮掩自己所犯的錯、曾經存在的疑惑。他曾因為不滿公司給他的工作,怠忽職守,進而反思基層員工的負面力量對組織的傷害。
他也曾運用一些小手段,只為了在會議上讓自己的提案可以通過,進而思考領導方式的合法性。他用一個個小故事來反思我們的價值觀,思考管理與社會問題。
在《大象與跳蚤》中,韓第從轉成獨立工作者那天起回顧自己的一生,從教育、婚姻、宗教、社會架構、管理思潮、資本主義,到個人的心理建設,來探討他一生中所看到的組織與個人之間關係的變化。
他拋棄「工作與生活平衡」的概念,提出「組合式工作」的思考,認為一個人不該只考量領薪水的工作,還需要考量洗衣、燒飯等家庭工作、回饋社會的奉獻性工作、以及投資在終身學習上。
許多一生卓越輝煌的人物,都是擅於駕馭第二曲線的大師,例如賈伯斯早在麥金塔電腦尚未成功時,就已和創意團隊計劃用iPod打入音樂市場;等到iPod開始主導市場,他已經開始設計iPhone;iPhone開始成功時,又推出iPad。蘋果的每一條新曲線都在上一條曲線尚未攀上頂峰時,就開始醞釀,但跨足截然不同的市場。
本書以第二曲線的概念探討從資本主義、政府、教育到金錢,人我關係、美好生活的定義等一連串議題,提供抓住第二曲線的指引,讓我們有機會彌補第一曲線的缺失,從過去得到教訓,以第二曲線自第一曲線的宿命裡救贖未來。
英國當代管理大師人生終章的深刻反思
在動盪的世界裡,找回富足與踏實的人生指引
在九十二年的人生歲月當中,他緩步走過世界的塵囂,以睿智又銳利的眼光提出一句句充滿哲思的幽默話語,帶領我們省思自己的內在人生。
本書是韓第人生中最後一部作品,也是他最貼近靈魂的一場自我追尋。他向自己提問,反思我們每個人都曾默默問過自己的問題:
● 成功的定義是什麼?
● 人生中,真正重要的是什麼?
● 工作與生活該怎麼平衡?
● 我們每天擔憂徬徨,但有些事其實不需太過在意?
● 快樂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