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2024 年 5 月,在波克夏海瑟威股東大會上,巴菲特以「精靈已經從瓶子裡探出頭」來形容人工智慧的崛起,點出這項技術即將引領新一輪革命。AI技術不但創新節奏更快,影響範圍也更大,或許在將來會成為對抗通膨的關鍵...
新一輪數位革命正往智慧化方向前進。前文提到的 ChatGPT 之所以火紅,是因為它的創新特點。ChatGPT 是一款生成式 AI,傳統的搜尋引擎只是將結果呈現在使用者面前,缺少資訊整理和歸納功能,但 ChatGPT 直接將答案告訴使用者,高效率又便捷。此外,ChatGPT 具有實用性,使用者可以用 ChatGPT 回答問題、寫文章,讓使用者體驗到人工智慧的便利性與趣味性。最後,ChatGPT 可以與其他平台合作,例如微軟的 Bing 宣布將 ChatGPT 做為內建搜尋引擎。人工智慧帶來新的機會,將引領數位化的變革浪潮。
圖片來源:2013 © Fortune Live Media @ Flickr: flickr.com/photos/fortunelivemedia/10311228024/, CC BY 2.0.
引領下一波創新週期
2024 年 5 月,巴菲特在波克夏海瑟威的股東大會上說,「人工智慧是一個已經從瓶子裡探出頭的精靈」。人工智慧很可能成為繼機械化、電氣化、資訊化之後,新一輪技術革命的關鍵,不但創新節奏更快,影響範圍也更大。生成式AI技術可能會為全球經濟帶來深遠的結構性影響,影響速度與規模可能會超過幾十年來的重大技術變革。在長期通膨的環境下,人工智慧可能成為對抗通膨的潛在力量。事實上,具有深遠影響的創新長週期能超越經濟衰退、升息和高通膨等經濟不利因素,不少偉大企業和顛覆性的產品都是在困境時誕生。
2024 年初,方舟投資在年度研究報告《大創意2024》(Big Ideas for 2024)中指出,多項技術的結合正在引發前所未有的技術革命。根據方舟投資的預測,通用人工智慧(AGI)普及的時間正不斷縮短,2019 年認為需時 50 年,2021 年預計要 20 年,到了 2023 年,方舟投資預測只需要 8 年,按此趨勢,最快在 2026 年通用人工智慧就能普及。方舟投資還預測,未來 7 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將從過去 125 年的平均 3 %,加速到超過 7 %。高盛的預測雖然相對保守,但也認為未來 10 年,人工智慧將讓美國勞動生產率每年平均提高 1.5 %至 2.9 %。原因在於:
首先,人工智慧未來的廣泛應用可能會提升經濟成長。人工智慧具有四個特徵:滲透性,即AI技術的廣泛運用可以帶動相關產業鏈發展;協同性能使勞動、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之間的配置更合理、達到最佳生產效果;替代性可以減少高齡化、少子化對勞動力的影響;創造性可以帶來更密集的知識與技術要素生產,有利經濟成長。
其次,從產業發展的角度來看,技術面上,人工智慧結合機器人,帶來人形機器人的革命性發展,將大幅提升製造業效率;人工智慧結合交通工具,將徹底改變交通產業。在供給面,人工智慧的演進推動相關企業發展,進而形成龐大的產業鏈體系,資料、演算法、計算能力的不斷疊代,將推動產業發展。從需求的角度來看,「人工智慧+」(AI+)將為傳統產業帶來創造性的改變,無論是個人用戶、企業用戶還是政府,都有無限的應用可能。在流通方面,人工智慧能透過生產方式、商業通路、人民生活圈與生活方式,對社會經濟結構產生深遠的影響。
人工智慧驅動智慧經濟
人工智慧能驅動智慧工業:人工智慧可以被整合到業務流程、決策和資源配置中,幫助企業做出更明智的決定,在推動企業創新、生產力和提升效率方面發揮關鍵作用。人工智慧可以分析大量資料、提出改進建議,優化複雜的工業流程,因此將人工智慧技術融入工業流程,可以提高工業效率與生產力。此外,人工智慧可以分析歷史資料、市場趨勢和需求,優化供應鏈管理,使企業能有效分配資源,專注於創造更多價值的活動。
人工智慧能驅動智慧生活:首先,人工智慧能促進智慧家居發展,亞馬遜 Alexa 和 Google Assistant 等人工智慧助理可以管理智能家電、控制設備,並支援語音操作服務。其次,人工智慧演算法能分析使用者偏好和行為模式,提供個人化建議,豐富使用者的個人體驗。最後,人工智慧可以透過演算法、內容自動生成和虛擬實境,改變娛樂產業。
人工智慧能驅動智慧城市:人工智慧有利於智慧城市建設,可以將城市轉變成智慧生態系統,進而提高公共服務、交通與公用事業的效率。透過分析來自感測器、攝影鏡頭與社群媒體的資料,人工智慧能改善交通規劃,降低能源使用量,提高公共安全,改善人民生活品質。
人工智慧還可以驅動智慧環境:人工智慧可以分析感測器、衛星蒐集的資料,監測空氣品質、水質和生物多樣性等環境參數,讓即時監測、早期發現異
常並及時干預成為可能。人工智慧演算法透過分析智慧電網、物聯網以及能源系統的資料,進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改善能源使用效率。
與其他數位科技的結合
人工智慧是一種通用性技術,可以為不同產業帶來創新應用。大數據讓人工智慧模型能進行廣泛、多元的訓練,自動化處理、分析資料,加速從大數據中萃取有價值的訊息,減少人力投入。大數據結合人工智慧,也能為使用者提供高度客製化的體驗。透過分析大量關於客戶偏好、行為和人口統計的資料,人工智慧演算法可以提供個人化建議、為特定族群量身打造的廣告和專屬體驗。
人工智慧結合雲端計算,可以為軟體開發者提供一個靈活、可擴展且易存取的基礎建設,而不需要一開始就投入龐大的硬體投資。人工智慧演算法通常需要強大的計算和儲存能力來分析大數據,雲端平台可以根據需求即時提供計算資源,使人工智慧應用程式能根據工作負載,動態調整計算資源。
人工智慧也能強化區塊鏈技術。首先是增強區塊鏈的擴展性,也就是區塊鏈處理大量數據的能力。人工智慧可以透過分析交易模式、預測網路擁塞程度、動態調整交易優先順序,改善區塊鏈性能。其次,人工智慧能提供深入的數據分析。區塊鏈網路生成大量資料,人工智慧可以分析這些資料,萃取出有價值的見解並進行預測,以優化區塊鏈營運、改善決策流程,並為區塊鏈用戶提供有價值的資訊。
最後,人工智慧能優化區塊鏈的資源配置。AI演算法可以分析區塊鏈網路中的資源使用模式,高效的管理資源、降低成本,提高整體網路性能,在維護安全的同時,處理更多的交易量。
人工智慧的負面效應
人工智慧的發展有利有弊。弊端在於,未來世界可能會更加分化。
在人工智慧發展的當下,有人能利用人工智慧享有更多社會資源,但也有人會面臨失業問題。這種趨勢會加劇社會不平等,甚至引發新的危機與衝突。
更令人擔憂的是,如果將人工智慧運用在戰爭,將放大戰爭的殘酷性。
人類的感性與理智是制約戰爭發生和擴大的重要力量,然而,人工智慧在短期內可能無法學得人類的悲憫心,當人工智慧機械式的執行戰爭命令時,只會帶來更多殺戮。例如在俄烏戰爭中,我們已經看到大量無人機的無情參與。
二是引發人們對人工智慧取代人類的擔憂。早在 1990 年代,電影《魔鬼終結者》(The Terminator)就已經反映人類對人工智慧的擔憂。當機器足夠聰明時,它是否會反過來控制人類?人們是否能做好足夠的準備以面對強大的人工智慧,以及人工智慧可能帶來的危害?雖然人工智慧為我們提供諸多便利,但可能隨之而來的道德危機、社會危機與人類危機,依然值得我們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