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對於年輕一代的讀者而言,本書不僅是了解台灣近代政治發展的敘事窗口,也是一面映照人生選擇與價值取捨的鏡子。書中無處不在的「責任」、「謙卑」與「努力」,與這一代人身處的中年焦慮與轉型挑戰形成強烈對話。
文 / 郭昕詠,天下文化編輯部副總編輯
在政治浮沉與社會喧囂中,歷練一甲子的胡志強選擇靜下心來,以文字留下他如何「報到」於人生各個關卡的紀錄。
2025 年出版的《我是胡志強,今天來報到!》不僅是一本從政回憶錄,更是一部台灣社會情感的編年史,細緻記錄了一位公共人物如何在國家與個人之間不斷調和、選擇與承擔。
全書 576 頁,篇幅宏大,卻讀來親切、流暢,宛如一場娓娓道來的長談。從 1950 年代眷村童年開始,胡志強細膩描述成長過程中,軍人父親的嚴格教誨與母親的無私奉獻。他坦言:「父親的收入不多,卻給了我全世界。」這不僅是他對家庭的致敬,也道出那一代台灣人追求教育與自我實現的堅毅精神。
若說童年是性格的根源,外交則是胡志強志業的重要關鍵。書中詳盡記錄他如何自新聞局起步,進而外派掌台美關係樞紐,後接任外長致力強化我國際地位,最終成為台中市的大家長。
值得注意的是,他對「大愛」與「最愛」的分辨,具強烈的儒家色彩。憶及辭去外交部長職務、轉身投入台中市長選舉時,他寫道:「只有完成了大愛,才有機會重得最愛。」這種自我克制、以天下為己任的精神,在今日政壇並不多見。
而身為一位政治人物,胡志強並未掩飾挫敗與矛盾。他坦然描述 2014 年敗選後的心情,以及如何在輿論與交接壓力中,選擇退下火線、投入教學與民間職場。他寫道:「市民給了我十三年的時間,讓我有機會建設與回饋自己的家鄉。」這段話誠懇無華,卻字字深刻,顯示出一位老將的從容與清明。
更動人的是,胡志強不吝於分享自己的私領域。他與夫人邵曉鈴的「青梅竹馬」愛情故事,以及兩人共同面對人生高低的真摯描繪,使這本書遠超越一本公職回顧的功能,而更像是一場跨越半世紀的生命旅程見證。
對於年輕一代的讀者而言,本書不僅是了解台灣近代政治發展的敘事窗口,也是一面映照人生選擇與價值取捨的鏡子。書中無處不在的「責任」、「謙卑」與「努力」,與這一代人身處的中年焦慮與轉型挑戰形成強烈對話。
此書最大價值或許並非在於提供政策解讀或政壇八卦,而是展現一種風範──一位公僕的風範,一位丈夫的體貼,一位父親的柔情,以及一位台中子弟對家鄉不變的深情。
在資訊爆炸、記憶脆弱的時代裡,《我是胡志強,今天來報到!》提醒我們,真正影響社會的,往往不是高聲宣傳的標語,而是那些默默在位置上,用誠意與初心盡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