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皮徹鎮的礦業繁榮最終將小鎮毒害成鬼城,河內老鼠大屠殺也因錯誤誘因讓問題惡化。《達爾文陷阱》寫下這些故事正揭示了人類短視行為帶來的代價,提醒我們必須重新調整價值與制度,才能避免重蹈覆轍。
二十一世紀初,位於奧克拉荷馬州的皮徹鎮,算得上是美國最不幸的小鎮。那兒幾十年來人口持續減少,原因並不只是缺乏工作。皮徹鎮的嬰兒死亡率也出奇的高。小鎮到處都有坑坑洞洞,鎮民不論老少,似乎都很容易罹患嚴重疾病,例如心臟病、肺部疾病、癌症和許多其他重症。從 1950 年代礦坑陸續關閉的時候開始,每個鄰近的小鎮也遭遇到相同狀況,但是皮徹鎮似乎受到了特別惡毒的詛咒。
這詛咒以往可是這座小鎮的命脈。皮徹鎮位於奧克拉荷馬州東北角一隅,地處奧札克高原邊緣,鄰近就是堪薩斯州和阿肯色州,這片地區稱為「三州區」。現在的旅客來到這兒,可能會因為荒蕪孤寂的景象而受到震撼,但是一個世紀以前,皮徹鎮可是坐擁巨大的商業優勢:在地底下具有大量礦藏。1920 年代,三州區挖出來的鋅和鉛,要超過全世界其他任何地方。當時這些礦產是製造油漆、水管、銅器、家具、武器和許多其他商品的重要原料。
皮徹鎮的礦工把鋅和鉛取了「頂尖王牌」這個暱稱。幾十年來,「王牌」是慷慨的君主。三州區的鋅礦場和鉛礦場給出了豐厚的薪資,讓礦工在周邊地區繁榮發展的同時,累積到很多財富。1920 年,當地一家報紙自吹自擂:「全世界可能沒有哪一座小鎮能像皮徹鎮這樣,在近一兩年中,有如此巨大的改變。」每天都有新建築蓋起來,像是商店、電影院和保齡球館。在此同時,礦渣也愈堆愈高,稱之為「礦渣堆」。
礦工開採的東西直接送去壓碎,以便從礦石中萃取出有價值的金屬,剩下的礦石和岩石分解成稱為「礦尾」的泥漿,也叫做「礦渣」。在皮徹鎮,這些泥漿就堆在小鎮外圍,持續增高,很快就要比皮徹鎮上任何人造建築物都還要高,其中有些高達六十公尺。當風吹來,便攜帶了由礦石粉和矽塵組成的薄霧,飄入人們的生活和肺臟。
繁榮的狀況並沒有持續下去,從來都不會長久持續。當礦藏逐漸減少,工作也減少了。到了1960年代,皮徹鎮的礦藏已經挖掘一空,只留下失業的工人和礦工的寡婦,人口持續下降。山一般高的礦渣堆,成為當地地標。隨著時間過去,醫師注意到依然留在皮徹鎮和周邊地區的人當中,有些疾病的罹患率高得嚇人,包括了血液疾病、認知損傷、以及多種癌症。
攝影師迪克在他 1940 年上映的影片《人與塵》中,描繪了當地居民嚴重疾病的高罹患率。當攝影機鏡頭固定在一片臨時墓地上,旁白的聲音說:「矽肺病、結核病、營養不良、一般疾病。在此同時,有人生病了。在此同時,有人死去了。」在這部短篇紀錄片的結尾,迪克的聲音說道:「給我們健康,給我們工作,給我們生活。」然後馬上就轉變成哀傷的吶喊:「給我們健康!給我們工作!給我們生活!」
但是皮徹鎮的居民都沒有得到那些。在迪克的紀錄片上映超過半個世紀之後,研究指出:當地人得到肺部疾病「塵肺病」的機率,比全美國的平均值高出了二十倍。1990 年代,另一項研究指出:皮徹鎮的兒童中,有 38.3% 血液中鉛含量過高,該州其他地區有這種狀況的兒童只占了 2%。
這些疾病的成因顯而易見,當地溪流中的死魚就是明證。當地下水填滿了廢棄礦坑之後,那些溪流馬上就充滿了毒素。炎熱的夏天,小孩子會在水坑中游泳,有的時候頭髮會因為水的酸性而變成橘色。當然在這幾十年中,巨大的礦渣堆所含的金屬粉塵與微量的鉛,都會進入當地居民的身體與血液中。1980 年代初期,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宣布那裡是美國受到汙染最嚴重的地區。到了2000 年代,皮徹鎮和周邊地區的有毒物質愈來愈多,州政府和聯邦政府提供了現金收購土地,好鼓勵少數剩下的居民離開當地。
現在皮徹鎮是名副其實的鬼城,以往摩肩擦踵的街道,只剩下崩壞的建築和從礦渣堆吹來的塵土。鉛和鋅曾讓奧克拉荷馬州的皮徹鎮在地圖上有一席之地。百年之後,又讓這個小鎮從地球上抹去。
▍河內老鼠大屠殺事件
皮徹鎮的狀況為什麼會變得那麼糟?為何滿足世界需求的工業過程,到頭來摧毀了整個地區?我們會很輕易的想要責怪礦業公司完全沒有留意工人的安全與環境健康。把皮徹鎮的權貴之士描繪成狄更斯筆下那種發出冷笑的反派,或許能夠發洩情緒,但是讓自家員工得到癌症、並且讓這小鎮成為充滿毒素的荒原,不太可能是他們的意圖。他們只是想盡快把地下的鉛和鋅挖出來,趕忙趁著礦業市場蓬勃發展時,賺取錢財而已。
我並不會把皮徹鎮的往事,當成企業貪婪的單純故事,我把它看成是意義更為廣大的寓言故事。當個人或是群體選擇要全力完成狹隘的目標,像是迅速開採有價值的礦物,那麼最後通常會對其他人和更大的環境,帶來意料之外的負面結果。這種現象並不限於礦業,或是只出現在商業界。同樣的狀況會出現在生物、心理、經濟、政治、人力資源、永續發展、病毒和AI等領域中。你非常有可能已經在自己的職場、潛在的約會對象、以及其他日常環境中,感受到這種狀況了。
在生物的生活和人類的社會當中,全力以赴而事與願違的狀況一再出現。從小小的癌細胞為了複製,就犧牲了整個身體,到最強大的文明之間,進行可能會毀滅其他所有文明的恐怖核武競賽,不論是複雜或簡單的系統,都一樣,都因為短視的策略造成的問題比所要解決的問題來得多,這些系統最後總是受到破壞。當個人和組織刻意集中心力達成某一個特定目標時,最後無可避免的,妨礙了取得對整體來說最有意義的結果,像是福祉、安全或是繁榮。換句話說,當我們受到壓力,要追求由狹隘指標所定義的成功,而這些指標脫離了我們真正重視的價值時,那麼就會像是在皮徹鎮發生的事情。我們失去了看到全貌的眼光,帶來的結果是大規模的傷害。
這些結果未必都如同皮徹鎮那般充滿災難。拿「河內老鼠大屠殺事件」這個黑色喜劇般的歷史事件來說好了。1902 年,越南首都河內的鼠患猖獗,法國殖民政府官員想到了一個漂亮的解決方案:居民只要上繳老鼠尾巴,就可以獲得賞金。法國人信心滿滿,認為尾巴換現金能夠鼓勵專業滅鼠者進入城市的下水道,見到一隻就殺一隻,以發財致富,直到鼠患受到控制為止。但實際結果卻大相逕庭。
河內的捕鼠者很快就瞭解到這個獎賞計畫的缺點:如果他們成功消滅了老鼠,那麼賞金計畫就會結束,他們也就沒有了長期飯票。所以聰明的他們並沒有殺死老鼠,而是把老鼠的尾巴切下來便放走,以便讓老鼠生下更多後代。隨著滅鼠計畫繼續進行,法國人很驚訝的發現到,城中的老鼠不減反增!有些河內居民甚至想得更遠:在自己家裡養老鼠,有些人甚至在鄉下蓋起了設備完善的老鼠牧場。滅鼠計畫開始了幾個月後,陷入困境的法國人取消了賞金,因為這結果真是太糟糕了。
也和皮徹鎮發生的事情一樣,我們很容易就把用尾巴換賞金計畫的失敗,歸咎於個人的貪婪與欺瞞。要是捕鼠人能夠遵循這項計畫的「精神」,那麼計畫就有可能成功!這種說法有些可取之處,但我認為,能夠瞭解到這項計畫以多種方式推動了那些不正當行為,帶來的啟發其實更多。在這個案例中,法國殖民政府所要追求的結果是健康與衛生,但是用來推動計畫的方法是蒐集老鼠尾巴,這種方法並沒有完全配合到目標。
河內老鼠大屠殺事件是經濟學家所說「不當誘因」的經典案例,也就是讓原先的問題變得更嚴重的誘因。不當誘因鼓勵人們為了自己的利益欺瞞系統,就算是對其他人造成傷害,也在所不惜。但是我認為,光靠經濟理論並不足以解釋為了自己短期利益而損及群體利益或社會福祉的隱藏衝動。這種衝動不只是人類才有。事實上,在生物的整個演化史中,這種衝動持續存在。這是演化出來的特徵,或者你可以說是演化出來的差錯,深深嵌入在天擇的過程中。
▍達爾文式惡魔
我把這種現象稱為「達爾文式惡魔」。達爾文式惡魔的意思是:在一定時間後,會帶來大規模負面後果的目標導向短視行為。這是一種壓力,更正確來說,是一種天擇壓力。學過演化學的人必定都很瞭解天擇壓力,你可以想成是在特定環境中對於成功的具體衡量方式,或是環境中可能影響生物生存機會的某個因素。舉例來說,在一個幾乎都是由海洋構成的世界中,對於知道要如何游泳的天擇壓力就會非常大,否則至少要有一輛可靠的水上摩托車。
不過「惡魔」是刻意用來喚起共鳴的字眼,你可能不會在高中生物學課本中看到,但是我認為相當貼切。就像是「在肩膀上對你耳語的小惡魔」,這種演化壓力的作用往往像是一股無形的邪惡力量,激勵可能會導致有害結果的選擇。這些惡魔是「達爾文式」的,是因為和天擇過程有直接的關聯,而天擇是由達爾文率先詳細闡明,這點會在本書第一部〈演化過程中的差錯〉仔細說明。達爾文式惡魔是生物適應策略的副產物。
達爾文式惡魔因為本身具有生物學基礎,使得與單純的「不當誘因」截然不同。達爾文式惡魔並非一定得由哪種生物設計出來。恰恰相反,它糾結在驅動個體生存的演化力量中,也是這種力量本身就具備的性質。這種不同,引發出很重要的問題:我們如何歸咎這些不良結果,以及我們可能可以更有效阻止不良結果的方式。
現在有了這個新詞彙之後,讓我們回頭再看看皮徹鎮發生的事,同時思索達爾文式惡魔是如何讓這座小鎮變成一片荒蕪。在皮徹鎮活動的達爾文式惡魔,是為了獲利而造成的天擇壓力,更明確的說是經濟的選擇壓力,讓能夠賺錢的公司得以續存,沒賺錢的公司就倒閉。惡魔所助長的行為是大量採礦,同時加上只花少許心力處理採礦副產品——只是把礦渣堆起來而已。在河內老鼠大屠殺案例中,天擇壓力(在捕鼠事業中能夠獲利的手段)是蒐集到的老鼠尾巴數量,導致的行為是養老鼠以獲得尾巴,負面結果就是有更多老鼠出生與繁殖,散播疾病。
我對於達爾文式惡魔的觀點,乃是建立在其他思想家的成果之上。事實上,在學術圈子內,相關的想法已經討論了許多年,但那並不只是抽象的學術概念,相關的結果也並不是歷史研究的有趣話題而已。在有些案例中,達爾文式惡魔可能只是引起了荒唐可笑或是意料之外的結果,就像是在河內老鼠大屠殺事件看到的。但是在最重要的案例中,引發的效應足以毀滅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未來。為了克服這困境,光是加以研究並不夠,任何可能的解決方案也需要納入企業界的行動。
氣候變遷便是我們將會藉由達爾文式惡魔這個概念,加以審視的嚴重威脅,核生化武器軍備競賽是另一個。同時也不能忘記AI不受限制所造成的未來,那些高科技公司為了先行一步占據市場,在相關法規還沒有確立時,便打造出這些AI,並且供社會大眾使用。先進又沒有受到拘束的AI,有能力對人類帶來重大傷害,包括了引發大規模失業、到人類完全滅絕。
當今的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展,讓這些威脅人類續存風險的嚴重程度加劇,影響的範圍增大。而我們仍無法調整自身造成破壞的行為,以致世界的命運懸於一髮。
▍隱藏的不當動機
如果你認為這本書將會對資本主義的放縱與邪惡,提出耳熟能詳的論點,那就誤會了。
我認為只從經濟觀點看待這些問題,只會讓問題簡化,且使得考慮的範圍受到限制,就如同非常流行的「害群之馬」論述過度簡化了前因後果,扭曲了公眾對於全球議題的對話。我希望藉由這本書,幫助我們把當前的看法擴大到更為全面,不只以經濟學為基礎,還納入了其他學門,例如演化生物學。「害群之馬」論述是要某些個人為世界上所有的問題負起全部責任,這並不公平。對於這個社會上最嚴重的問題,我們想要有更豐碩的討論結果,對於成因的論述就必須更加細緻。與其單純責怪害群之馬,應該要檢查這個一直都讓害群之馬出現的環境是否健康。
這種思維架構並不是想要讓做出有害行為的個人免受責難。相反的,人類具有自主權與裁量權,屈服於這些天擇壓力而做出自私且反社會行為的人,仍應該為所作所為負責。這種思維架構有一個重點,是要瞭解為什麼我們周遭有許多人和系統,將心力放在「把事情做對」而不是「做對的事情」。我的目的是要說明企業和機構用來衡量成功的標準,為什麼經常偏離了人類的核心價值,諸如快樂、健康與福祉。如果我們想要掙脫達爾文式惡魔所帶來的自我毀滅,就必須打造出新的正向天擇壓力。
我的目標遠大,但一開始只是一次小小的頓悟。2014 年,我讀了亞歷山大的部落格上,一篇富有教育意義的文章〈對於摩洛克神的沉思〉。文中指出了隱藏的不當動機是地球生命的最強大對手,更是全世界最深苦難的根源,亞歷山大將之比喻成迦太基的毀滅之神摩洛克。這篇文章的見解,對我產生重大又深遠的影響。突然之間,我都無法不看到許多人類最大災禍背後的摩洛克神——氣候變遷源自於追求最高獲利的欲望,軍備競賽來自於追求最大權力的欲望,假新聞是出自於要最多人關注的欲望。這些災禍全都可以追溯到相同的演化現象,這種現象讓我們放縱自己,做出與共同福祉相違背的行為。
對我而言,這種頓悟並非轉瞬即逝,而是讓我覺醒,提醒我所有人都是糾結系統中的一員。在這個系統中,我們的舉動會帶來深遠的影響。
該年稍後,我在這些概念的引導之下,和其他人創立了軟體公司 Normative。這家公司致力於創造一個更契合人類真正核心價值的會計系統,以便重新調整社會結構。我們的方法是從計算溫室氣體排放量開始,把這些價值契合的方法和原理,整合到財務系統的核心動機中,就像是整合損益表那樣。我在 Normative 的工作,讓我再次確認自己的信念:用我們集體的力量,讓行動契合價值觀,以造福所有的人。由推動正面結果的天擇壓力所打造出的社會,並非抽象的夢想,而是能夠達成的現實。
▍重新聚焦在問題的真正根源
為了能夠創造出這樣的現實,第一步就是要徹底瞭解想要解決的那些問題到底有多麼嚴重。我寫這本書,便是為了幫助大家瞭解,這種有害的演化機制一如我所認為,是許多大大小小社會問題的根源。在這本書中,我將為你全面解說達爾文式惡魔的運作方式,以及在歷史中產生的影響。
我希望你在看完這本書之後,能夠以全新的眼光看待這個世界,不論是面對之前提到攸關大局的問題時,還是遭遇到日常生活中可能的尋常困境與挫折。看穿這些問題的浮面解釋,重新聚焦在真正的根源,我們就能夠影響更廣大的系統與體制,改變天擇壓力,進而拯救世界。
這本書分成三個部分。在第一部〈演化過程中的差錯〉,我會完整介紹達爾文式惡魔的概念。會探究達爾文式惡魔的起源,瞭解它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蹤跡,以及它們在歷史中發揮的強大影響力。我還會解釋從古至今,「合作」為何會是排除這些惡魔的最佳方式。在第一部的最後,我將進一步推演達爾文式惡魔的理論,並且指出這個理論可以提出深具說服力的解釋,說明為何人類在宇宙中是孤獨的,以及這種顯而易見的巨大孤獨,或許能夠讓我們知道生命的本質是如此脆弱。
在第二部〈危機邊緣〉,我會把焦點轉移到現在,指出有哪些最可怕的達爾文式惡魔正在威脅全世界。人類只注重無止盡的追求資源、權力與智能,已經帶來了一連串生死危機,諸如AI之類的新科技興起,核生化武器持續造成的危險,以及人類引發的全球暖化完全不受控制。這些趨勢如果沒有受到限制,可能會威脅到未來地球生命的穩定,當然也包括了人類的未來。
▍迎來達爾文式天使
在本書的最後一部〈迎接達爾文式天使〉,我會提出一個前進的方向。核心概念是用「達爾文式天使」取代達爾文式惡魔。達爾文式天使是契合人類價值觀的天擇壓力,能夠鼓勵人們增進與保衛各地人類都真正重視的事物,例如快樂、健康、整體福祉等。這個部分將會勾勒出這種典範轉移對於人類這個物種的未來至關重要,並且也會提出實際可行的建議,以對抗達爾文式惡魔,打造更和諧的未來。
現在已經是危急存亡之秋。一度讓皮徹鎮繁榮的礦業,後來毒害了皮徹鎮,讓這個小鎮為人所遺忘。我們的世界顯然也受到許多嚴重生死危機的威脅。在一開始,我把皮徹鎮的故事當成是寓言;但如果我們不能對抗讓我們走到這個地步的惡魔,那麼皮徹鎮的故事將會是等著我們的未來。
人類能否續存到下個世紀,取決於我們能否面對與打敗這些達爾文式惡魔。但是在所有戰鬥中,第一步永遠是要知己知彼,對抗這個強大的敵人時,也不例外。為了瞭解如何保護人類的未來,我們必須先瞭解那些試圖掐阻人類前進的達爾文式惡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