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在社群媒體與美顏濾鏡的推波助瀾下,現代人對美麗的標準正逐漸失真。許多網紅透過濾鏡修飾自己,看似更完美卻也讓追隨者陷入不斷比較的焦慮。《達爾文陷阱》指出,這種「美麗軍備競賽」並非個人問題,而是演算法與商業利益推動的結果...
在網紅的世界中,成功與否和追蹤者的數量有直接關聯。在此同時,追蹤者會受到持續發布照片的網紅所吸引。在那些照片中,網紅通常都漂亮到不可思議,不然就是做出讓人記憶深刻的事情。網紅持續推展美貌極限的這種驅動力,促使了美顏濾鏡的興起。
這些濾鏡是強大的影像編輯工具,能夠即時修改人的圖像,這樣其他人在滑螢幕的時候,自己的照片就特別突出。就像是刊登在流行雜誌上的模特兒照片都經過修改,好除去模特兒的傷疤斑點,美顏濾鏡也把使用者不完美的照片修得漂亮到發光。
不論是否為專業網紅,這些美顏濾鏡都大受歡迎。2020 年,模特兒兼 IG 網紅帕拉里(Sasha Pallari)便揭露,許多同儕在美容產品的贊助貼文中,一直使用這類濾鏡,讓人產生一種印象:那些美容產品真的能夠讓網紅,如同照片中顯示的那般漂亮。
重點是,那些經過竄改的影像通常假裝成沒有動過手腳,最後使得美麗的標準提高到一般人用盡全力、也根本無法企及的水準。
根據倫敦大學性別與性研究中心(GSRC)最新的研究指出,英國有九成的年輕女性,說自己的照片會使用濾鏡或經過修圖。如果每個人都使用這些濾鏡,到頭來就沒有人會因為使用濾鏡而得到好處,因為沒有哪個使用者比其他使用者更有競爭力。在這種狀況下,我們只是把平衡狀態往更糟糕的方向移動:所有的人都把「美麗」的門檻提高了,然後所有的人都要花更多心力,才能夠符合或是超越新的標準。
有人會說,美化照片的濾鏡只是自古以來「美麗軍備競賽」的最新手段而已,這種競賽代表了人類藉由通過外表吸引力,提升自己社會地位的本性而已。在人類歷史中,一直都有這種適應行為,現在我們看到的時尚業和美容業,就是因此蓬勃發展的。美顏濾鏡只是這種潮流的延續而已,也是在廣告公司用數位方式修飾影像之後,自然會出現的下一步。
但是,現在和以前不同了,當時普通人受到的是名人和模特兒修圖照片的影響,現在卻是想要自己長得像是 AI 修圖後的自己。2020 年,美國臉部整型與重建學會(AAFPRS)的年度調查指出,有 72% 的會員觀察到愈來愈多人,為了讓自拍更好看,而來尋求整形改善。整型醫師凱薩琳.張(Catherine Chang)在接受《InStyle澳洲》數位雜誌訪問時,指出了這種潮流:「最近有位病人帶來臉部調整過的影像,其中的鼻子超小。如果要做手術改成這樣,鼻子會失去功用,甚至會塌掉。」
美顏濾鏡在短期內可以讓個別網紅獲益,但是長期下來,會讓每個人的心境惡化。2021 年,《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上有一篇關於這些濾鏡的論文,其中提出證據,指出「特別難以區分濾鏡照片和普通照片」的兒童,很容易產生身體畸形恐懼症。一般人還被迫面對永遠無法達到的人工美麗標準,同時感覺更厭惡自己的身體,因為在鏡子中看到的自己,永遠不可能達到美顏濾鏡所設立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