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沒有人喜歡憂鬱,但憂鬱可以產生很大的反彈力。當了解這一點,憂鬱就可以成為精神食糧。
見城徹:
我每天早晨起床後,都會打開記事本,確認自己目前手上的工作。如果沒有超過三件令我憂鬱的事,我反而會感到不安。
一般人都會避開讓人感到憂鬱的事,也就是困難的事和痛苦的事,正因為這樣,勇於挑戰這些事,成果就會特別豐碩。
輕鬆的工作不會有太大的成就,憂鬱才能創造黃金。
馬克斯說,人類是受苦的存在。在德文中,「受苦」就是passion,也就是熱情的意思。苦難和熱情是一體兩面,人類從苦難中感受到熱情,才能克服苦難。
在人生路上,也有相同的情況。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每個人都會沮喪苦惱,我卻樂在其中。不,我只能告訴自己,我樂在其中。
煩惱就是憂鬱,但不能一直煩惱下去,「在黑暗中跳躍」是唯一克服的方法。
在黑暗中跳躍是一件可怕的事。自己可能正站在陡峭的懸崖邊,但是,只有跳進未知的舞台和未知的世界,才能夠向前邁步。人生就是不斷在黑暗中跳躍。
有人認為「舉棋不定時,就代表該放棄」,我的做法完全相反。我的信念向來都是「舉棋不定時,就要向前走」。舉棋不定時,才是大好機會。如果是毫不猶豫就可以做出的決定,通常成果也不會太大。
對我來說,四十二歲時,離開角川書店、創立幻冬舍,是我背負最大風險的賭博。除了編輯工作以外,我一無所知,在廣告、紙張、印刷、行銷,以及會計問題上都是大外行。而且,我身無分文。在角川書店時代,交際預算根本不夠用,我的薪水都花在餐飲等交際費上。
當時,我在出版界算是名人,如果去其他大出版社,應該可以謀得不錯的職位。事實上,也的確有好幾家出版社來找我,但是,我沒有答應。
我在黑暗中奮力跳躍。
藤田晉:
以前,我在推特上介紹了見城先生的「不憂鬱,哪算是工作」這句話,引起了廣泛的討論。正因為工作令人憂鬱,所以才有意義。這句話鼓舞了很多人。
回顧我自己的人生,在我感覺自己得到成長時,通常都帶著很多憂鬱。
重要的員工離職時,業績下滑時,第一次上電視時,在眾人面前演講時……。
挑戰第一次做的事,總會令我感到憂鬱,但是,一旦克服這個難關,就能獲得新的「經驗」。這些經驗將可成為資歷,人也會不斷成長。如果一味做自己有經驗的事,雖然在工作上很安心,卻可能喪失成長的機會。
從某種意義來說,我從事的網路工作也是一項憂鬱的工作。由於歷史還很短,看不到前方的路,只能摸索前進。
身在第一線的人總是在不斷嘗試、不斷失敗中看到一線光明,在工作中隨時感到煩惱、痛苦和折磨。但是,在網路的世界中,在黑暗中摸索才能創造價值。
網路的世界充滿各種可能性,幻想各種創意點子是一件快樂的事,但是,創意本身會藉由網路在短時間內散播,所以並沒有太大的價值。而且,網路的世界看不到前方,所以,任何人都可以隨便發表意見。
在網路業界,有很多所謂的評論家,但他們無法改變任何事。這代表輕鬆的工作無法創造太大的價值,只有信念和執著才能創造偉大的價值。如果只是想點子,或是批評、評論他人,無法得到太大的收益。
只有看不到前方的路,每天在憂鬱中向前走的人,才可能創造出新的價值。
數位編輯整理:陳子揚
Photo:NES Jumpman,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