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領導者的兩大優先任務是:設定組織的方向,然後經常提醒員工朝著這個方向前進。不過,為什麼有這麼多領導者做不到呢?
|
圖片來源:unsplash
創造更多美好,錢自然會找上門
界定組織存在的目的,是為了確保上下步調一致。
如何找出存在目的?先問一個問題:「我們該如何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某家飯店成立的原因是創辦人喜歡服務顧客。它的存在,是為了取悅上門的顧客。所以這家飯店必須設法滿足顧客需求,而且不該雇用不喜歡服務顧客的員工。
假設一家飯店存在是因為創辨人熱愛飯店業。這家飯店就不該去嘗試與飯店無關的事業,也不該雇用不認為飯店業很酷的員工。
一家飯店的存在可能是因為創辦者熱愛度假,飯店讓人體驗奢華感受,或賦予特殊日子特別的意義。同樣的,它雇用的員工也應該要認同這份對假期、奢華、慶祝特殊日子的熱愛。
也許某家飯店最想做的事,是給予員工優質的工作經驗,或是在當地為低收入民眾提供工作機會。因此,它所做的事、雇用的人絕對不能危害員工福祉。
領導團隊可透過三個步驟,為組織界定核心價值。
首先,找出最優秀的員工,並歸納整理出這些人最令領導團隊欣賞的特質。然後,將這些特質列入核心價值的候選清單。
其次,找出能力強、但行事風格與組織格格不入的員工。同樣要仔細研究他們有哪些特質導致問題發生?然後將這些特質的反義詞,列入核心價值的清單。
最後,領導團隊成員要坦誠面對自己,檢視自己是否符合清單內的各項特質。
找出組織的核心價值,這些特質正是支持組織屹立不搖的基石。
語言不是真相,感受才是重點
領導者的兩大優先任務是:設定組織的方向,然後經常提醒員工朝著這個方向前進。
那麼,為什麼有這麼多領導者沒做到呢?
員工不會輕易相信主管說的話,而是聽其言、觀其行,看看主管到底是不是說真的。領導者常在不知不覺中犯了同樣的錯誤,以為在全體員工會議上宣達組織的策略或優先目標之後,任務就完成了。
訊息傳達不只是腦力活動,也是情緒活動。
對於主管傳遞的訊息,員工首先並不是進行理性的分析,而是觀察這些主管對自己說的話是否認真、誠心信服且願意遵行,還是只是一時興起,或口是心非。領導人展現決心,是非常必要的,訊息透明一致,才能取信於人。
摘自《對手偷不走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