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台灣著名書法家杜忠誥談起他在台中師範讀書時,因得識呂佛庭老師,而改變了他的人生。
台灣著名書法家杜忠誥談起他在台中師範讀書時,因得識呂佛庭老師,而改變了他的人生。以呂佛庭在畫界的才華與輩分,原本應有大學或研究機構來聘請,然因一九四九年遷徒來台的學者、文人太多,他只能在亂世中,先謀一個教職棲身,再將一生藝術修為,教與年輕的學子。
當年的台灣,窮人家的孩子最好的出路是讀書;讀書最好的出路,就是讀師範學校;因為它提供食宿、免學雜費,還給一點零用金。一個窮孩子,可以吃得上白飯(而不必吃地瓜簽),就已經是很幸福的事了,何況有零用金。所以師範學校往往是第一志願。
杜忠誥便是台灣彰化鄉下的窮孩子。他一生未曾想像會碰上國畫、書法、水墨藝術,然而,歷史的大遷徒,卻讓他在師範學校,遇上了呂佛庭,一個被張大千喻為繼他之後最重要的國畫家。他向呂佛庭習畫,後來呂老師告訴他,不僅要做畫,還要習字,於是他開始習書法,一生不輟,終而成為書法大家。
如果不是一九四九年大遷徒,一個台灣鄉下的窮孩子不可能有機會師事國畫大師,更不可能走上書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