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台灣著名書法家杜忠誥談起他在台中師範讀書時,因得識呂佛庭老師,而改變了他的人生。
台灣著名書法家杜忠誥談起他在台中師範讀書時,因得識呂佛庭老師,而改變了他的人生。以呂佛庭在畫界的才華與輩分,原本應有大學或研究機構來聘請,然因一九四九年遷徒來台的學者、文人太多,他只能在亂世中,先謀一個教職棲身,再將一生藝術修為,教與年輕的學子。
當年的台灣,窮人家的孩子最好的出路是讀書;讀書最好的出路,就是讀師範學校;因為它提供食宿、免學雜費,還給一點零用金。一個窮孩子,可以吃得上白飯(而不必吃地瓜簽),就已經是很幸福的事了,何況有零用金。所以師範學校往往是第一志願。
杜忠誥便是台灣彰化鄉下的窮孩子。他一生未曾想像會碰上國畫、書法、水墨藝術,然而,歷史的大遷徒,卻讓他在師範學校,遇上了呂佛庭,一個被張大千喻為繼他之後最重要的國畫家。他向呂佛庭習畫,後來呂老師告訴他,不僅要做畫,還要習字,於是他開始習書法,一生不輟,終而成為書法大家。
如果不是一九四九年大遷徒,一個台灣鄉下的窮孩子不可能有機會師事國畫大師,更不可能走上書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