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如果大腦進化成只需一次就能夠完整記住所有細節,反而會帶來「某種困擾」。
為什麼人類的大腦必須重複數次、甚至是數十次才能夠記住呢?為什麼大腦沒有進化成在短時間內就能正確的記憶所有事物呢?
這是因為如果大腦進化成只需一次就能夠完整記住所有細節,反而會帶來「某種困擾」。
「某種困擾」是指什麼呢?
根據池谷裕二先生的說法,大腦可比喻成「差不多先生」。
比方說初次見面時,對方烏黑亮麗的頭髮上綁著圓點圖案的蝴蝶結,身穿藏青色洋裝。但是再次見面時,對方不一定會穿同一件洋裝,或是頭上仍綁著相同的蝴蝶結,說不定還燙了頭髮。倘若大腦將初次見面的情景鉅細靡遺的記住,那麼再見面時就會將變換造型的對方當成陌生人,這樣就很傷腦筋。因此,相較於嚴謹精密,記憶必須保有一定的曖昧及彈性。(摘自《強化記憶力》)
我們的大腦正是無法一次就正確記憶的「差不多先生」。但也拜此「差不多」的特性所賜,我們才能順利經營社會生活、有彈性的因應不斷變化的環境。
也就是說,正因為無法一次就完整精確的記憶,人類的大腦才稱得上是優秀的大腦。套用在其他動物也一樣,愈是被視為「高智商」的動物,記憶力愈處於「差不多」的等級。
仔細一想,是不是覺得「必須重複數次,甚至數十次才能正確記憶」的大腦真的太厲害了?
數位編輯整理:陳子揚
Photo:pixabay,CC0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