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目前已知、具正式紀錄最長壽的非群生動物,是一種名為「北極蛤」的特殊蛤蜊
我們知道,許多陸龜至少都有150歲了!阿德維塔(Adwaita)是一隻重達250公斤重的巨型陸龜,於2006年去世。根據民間傳說,阿德維塔出生於1750年,也就是說,在牠去世時,享壽256歲。根據記載,阿德維塔是英國船員從塞席爾群島(Seychelles Is .)捕獲的烏龜,後來把牠當做禮物,送給東印度公司的克萊夫將軍(General Robert Clive)。此後,牠便一直生活在加爾各答的動物園內,成為園內最長壽的動物。阿德維塔的真實年齡,曾是多方爭論的謎題,一直到近期有了放射性碳定年法(參閱第13章)之後,才確認了牠驚人的長壽年紀。
陸龜並不是唯一能「百齡高壽」的動物。格陵蘭的鯨魚和某些日本鯉魚的品種,都能夠活過200歲以上。然而有一種名為北極蛤(冰島鳥蛤,學名Arctica islandica)的特殊蛤蜊,奪得了長壽冠軍的寶座:2012年,科學家認定一隻名為「明」(Ming the clam,約1499-2006)的北極蛤壽命為507年,是目前已知、具正式紀錄最長壽的非群生動物;「明」是因為出生於明朝弘治年間而得名。
摘自《時間之冪》
數位編輯整理:陳子揚
Photo:S. Rae,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