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崑崙關戰役,是我中華民族前四年獨立艱苦抗日期間,唯一攻克日軍堅守陣地,亦證明國軍愈戰愈強,獲致最後勝利的信心,亦是廣西同胞永久的光榮。
崑崙關戰役,是我中華民族前四年獨立艱苦抗日期間,唯一攻克日軍堅守陣地,亦證明國軍愈戰愈強,獲致最後勝利的信心,亦是廣西同胞永久的光榮。
「滇西抗戰」,是在怒江以東的「中國遠征軍」,為配合從印度出發的「中國駐印軍」向緬甸進攻,而強渡怒江,攻擊盤據怒江以西土地日軍所進行的一系列作戰。
這是中國成為英、美「同盟國」後,「聯盟反攻」的先聲,也是八年抗戰國軍積極打通國際通道,「總反攻」的開始。我們的兩個集團軍渡過怒江,仰攻敵人堅固工事,前仆後繼、奮不顧身,殲滅了敵人,但也為自己留下了一幕幕血肉模糊的悲壯與慘烈紀錄。照片所示,令人鼻酸動容。他們的英勇犧牲,是國軍精神與民族精神的表現,更是全體中國人的榮耀。
此外,遠征軍的所有戰鬥,幾乎都是堅固陣地攻擊,是百分之百「聯盟作戰」性質的「正規戰」,都是由國軍擔任第一線戰鬥人員,而犧牲的也涵括全中華民族軍民同胞,與來華作戰盟軍。這就是抗戰歷史的真相。
這是我今(2014)年繼華北、華中行後,第三次的「重返抗日戰場」旅行,以國軍採取「反擊」,創造大捷的廣西南寧崑崙關為起點,然後再到雲南,走訪在八年抗戰中,唯一既是「大後方」、又是「最前線」的地方。本次旅行定名為「華南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