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崑崙關戰役,是我中華民族前四年獨立艱苦抗日期間,唯一攻克日軍堅守陣地,亦證明國軍愈戰愈強,獲致最後勝利的信心,亦是廣西同胞永久的光榮。
崑崙關戰役,是我中華民族前四年獨立艱苦抗日期間,唯一攻克日軍堅守陣地,亦證明國軍愈戰愈強,獲致最後勝利的信心,亦是廣西同胞永久的光榮。
「滇西抗戰」,是在怒江以東的「中國遠征軍」,為配合從印度出發的「中國駐印軍」向緬甸進攻,而強渡怒江,攻擊盤據怒江以西土地日軍所進行的一系列作戰。
這是中國成為英、美「同盟國」後,「聯盟反攻」的先聲,也是八年抗戰國軍積極打通國際通道,「總反攻」的開始。我們的兩個集團軍渡過怒江,仰攻敵人堅固工事,前仆後繼、奮不顧身,殲滅了敵人,但也為自己留下了一幕幕血肉模糊的悲壯與慘烈紀錄。照片所示,令人鼻酸動容。他們的英勇犧牲,是國軍精神與民族精神的表現,更是全體中國人的榮耀。
此外,遠征軍的所有戰鬥,幾乎都是堅固陣地攻擊,是百分之百「聯盟作戰」性質的「正規戰」,都是由國軍擔任第一線戰鬥人員,而犧牲的也涵括全中華民族軍民同胞,與來華作戰盟軍。這就是抗戰歷史的真相。
這是我今(2014)年繼華北、華中行後,第三次的「重返抗日戰場」旅行,以國軍採取「反擊」,創造大捷的廣西南寧崑崙關為起點,然後再到雲南,走訪在八年抗戰中,唯一既是「大後方」、又是「最前線」的地方。本次旅行定名為「華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