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現代人真正需要的,是不含食品添加物及不含農藥、化肥、抗生素、生長激素等其他異質,且營養豐富的食物
「四季豆要不要浸到冰水裡?」
「沒關係,浸冷開水就好,我們家裡不吃冰。」
「可是冰鎮一下拍起來會比較綠,比較漂亮喔!」
「還是不要。我希望大家看到的四季豆,就是我家會端到餐桌上的那個樣子。」
這是拍攝《吃對全食物》(下)食譜的「芝麻醬四季豆」發生的一段小插曲,從這裡,小編們深深感受到,作者陳月卿女士對「真實」的堅持,最重要的是,她不但以身作則,而且貫徹始終,從食材、烹調方式,乃至於最後的呈現,都秉持著「全食物,真食物」的原則,百分之百沒加工的過程,連食譜都是如此!
有下過廚的人應該都知道,青菜在餘熱中會慢慢變黃變老,是很正常的事情,但站在編輯的立場,既然要做成食譜、印製成書,還是要美觀啊!不然怎麼在食譜市場勝出呢?可是,在陳姐的堅持下,又不能為它們「加工」或不煮熟,或者只是為了漂亮或色澤,「加油添醋」地搞到不能吃下肚……
結果,為了把每一道菜最美麗的瞬間留影下來,在拍攝現場,一碰到有青菜食材的食譜,例如「味噌燙青菜」、「青菜蕃茄豆腐蛋花湯」,無論陳姐或擺盤的工作人員,甚至攝影師與小編,無不繃緊了神經與時間賽跑,就怕過了那剛起鍋的幾分鐘後,蔬菜的顏色就會變黃,或顯得軟趴趴的沒有精神……
不只青菜類如此,小編還記得,「海苔捲肉」在打燈光後有點乾了,陳姐也堅持不要抹油,只再澆上了一些烹調過程中剩在鍋中的肉汁;「蒸茄子」裡,有機茄子按照食譜的做法蒸煮,色澤真的不會變黑……
最後,我終於了解,這些堅持讓我學習到了好多。
最重要的是,我學習到,如何在過程中盡量保留食材的全營養,沒有絲毫浪費,而且,若是加上好的搭配與創意,甚至比大餐廳端上的所謂的「美食」、「大餐」更加美味。或許有些菜餚在鏡頭下的效果不見得「柔柔亮亮、閃閃發光」,但小編的內心裡反而浮起一種很踏實與安心的感覺,而且更知道尊敬大自然的賜予。
就像在書裡,陳姐所說的:「現代人真正需要的,是不含食品添加物及不含農藥、化肥、抗生素、生長激素等其他異質,且營養豐富的食物……這些化學物質本來就不應該存在,因為它們本來就不是食物……所以我花很多時間採買食材,慎選好食物、真食物、全食物,再親手懷著愉快、感恩的心情烹調它們,和家人一起愉快的進餐,我認為這是鞏固身體健康和家庭幸福很重要的一步。」
是的,我們真的不需要太多的加工。天然、完整的食物本身就擁有最美好的滋味!而安心的品嚐、充滿愛心的烹調,就能讓我們與食物產生從身到心的共鳴。
還有什麼比安心更幸福的味道呢?
所以,下次如果您發現自己煮出來的菜好像沒有食譜那麼漂亮,那麼鮮翠,那麼柔亮……請千萬不要灰心,只要您掌握到了烹調的真義,還給食物一份真心誠意與用心對待,那麼,食物也會回饋您真正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