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你是不是有過這種經驗,整天工作不順,回家就想向太太小孩大吼大叫,但這些挫折跟他們根本沒有關係?心理學家稱這種情況為「情緒洩露」。

圖片來源:Pexels
辦公室是各種衝突發生的主舞台。在解決衝突上,邏輯固然重要,但還必須考慮情緒。研究顯示,無論是假裝或壓抑情緒,很可能最後結果反而更糟。
你是不是有過這種經驗,整天工作不順,回家就想向太太小孩大吼大叫,但這些挫折跟他們根本沒有關係?心理學家稱這種情況為「情緒洩露」,雖然你想把情緒藏起來,結果卻從想像不到的地方洩露出來。而且,壓抑情緒還可能造成記憶力衰退、人際關係緊張,以及各種生理症狀。情緒,絕非小事。
20多年來,我們針對世界各地的企業人士,提供跟情緒相關的顧問服務。我們從實務中觀察到領導人會犯錯的原因,並不是擁有那些負面想法和感覺,而是被負面思緒給「鉤住」了。
情緒並不等於事實,但他們卻把太多注意力放在內心喋喋不休的對話上,消耗了原本可更妥善運用的重要認知資源。
根據我們對「情緒靈敏力」所做的研究,每個人都可透過四步驟快速調整思緒,化解衝突並做出好決定。
做法1:辨認出你的模式。造成困擾的,不僅是周遭環境,更是你的思考與感覺模式。有兩個徵兆有助你意識到被負面思緒給鉤住了。一是你的思維開始變僵化,同樣想法重複出現。另一個徵兆則是,你的心智正在敘說一個老故事,彷彿重播你過去經驗。必須了解自己被困住,才能開始改變。
做法2:標示出想法和情緒。這個策略可協助你以較客觀的方式,考慮自己的處境。想法與情緒並非事實,「我感到緊張」跟「我很緊張」不一樣,試著把「我的同事錯了,他讓我氣壞了」變成「我有個念頭,就是『我的同事錯了,而我覺得生氣』」。直接面對自己的想法和情緒,但了解你不必對此做判斷。即使只是後退一丁點,你就能獲得前進所需的觀點。
做法3:與情緒脫鉤。不要一有想法就採取行動,或讓自己受制於負面思緒,以好奇心面對感受,以開闊的態度來回應自己的思緒,你或許發現自己很生氣,但重要的是檢視實際情境,與其對同事吼叫,你可清楚的請求同事協助,或迅速處理一件緊急的事項。
做法4:依價值觀採取行動。跟令人難受的思緒脫鉤,你的選項就擴大了。你的回應有利於你和組織嗎?你的回應會協助你引導其他人朝著共同目標前進嗎?思緒好比天氣,千變萬化;但任何時候,我們都可訴諸價值觀。
【書籍資訊】
《情緒靈敏力》
出版日期:2017.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