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英國生物學家,愛丁堡大學演化生物學研究所的演化生態學教授,兼任生物科學院的科技促進科學教育主任。研究領域是植物族群生物學,最近則轉向如何將數位工具應用於教育及生物多樣性研究與延伸。
因致力於促進生態學的應用和理解,在2011年獲得英國生態學會頒發「生態參與獎」(Ecological Engagement Award)。積極發展公民科學計畫,建構出Evolution MegaLab、iSpot、Treezilla網站。目前在愛丁堡大學主持Edinburgh Cityscope計畫,希望打造出一個平台,讓整個城市變成無所不在的互動學習環境。
除了撰述專業的教科書,也寫下多本受歡迎的科普書籍,包括《為什麼人類比老鼠長壽,卻比弓頭鯨短命?》(The Long and the Short of It)、《種子哪裡來?》(An Orchard Invisible),曾獲得《新科學人》雜誌的年度最佳科學圖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