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人類的餐食有更深遠的演化來源。人類會一起進食的習慣,以及經營農場與餐廳時和他人的合作,都奠基於共同狩獵這個古老的遺物。

圖片來源:PAKUTASO
在岡貝黑猩猩群中觀察到「可容許的竊盜」這類行為,並非人類分享食物的方式。不過人類之間也不是沒有竊盜或求取,只是說人類能夠主動分享食物給沒有親緣關係的人,黑猩猩則是在不堪其擾的狀況下才分享食物。在人類幼兒中,這種行為幾乎完全發自本能。在相同的實驗狀況下,人類幼兒樂於彼此分享食物,黑猩猩則不願分享食物。這樣的差異是怎樣演化出來的?可能是源自於黑猩猩和人類取得食物方式的不同。
雖然黑猩猩也是社會性動物,但牠們是個別採集食物與進食。黑猩猩的食物主要是果實,果實分散在樹冠層上,大部分果實沒有大到能夠分享。黑猩猩很少擁有大顆果實或整隻猴子這類會吸引其他個體來求取或盜取的食物,人類以前居住在樹上的祖先可能也是這樣。但是當我們開始居住在非洲的草原上,開始追逐更大的獵物,從此人類的慾望就要比胃口還要大了。
有其他掠食者追捕的獵物要比自己大上許多,甚至大到可以讓掠食者住在獵物遺骸裡面的嗎?在猛獁草原上的智人,便住在猛獁骨骸搭成的房子中。人類要彼此合作,才可能捕捉到大型動物。如果舊石器時代的洞窟藝術家留下了大型野生動物的圖鑑,還不足以說明人類是社會性狩獵者,那麼在同一洞穴中留下的眾多手印,應該可以讓這樣的懷疑煙消雲散。
在人類演化出社會性的道路上,獵捕大型動物帶來了重大的影響。獵人要彼此合作,才能獵捕到大型動物,這樣做的回報是獵物大到足以餵飽每個人。在食物足以分配給每個人的狀況下,就沒有必要獨占獵物了。如果付出的代價很少,那麼每隻黑猩猩都願意彼此幫忙。這種狀況讓科學家提出假設,說明人類在從事困難的工作時傾向合作以及分享成果的行為是如何演化出來的。在只有彼此依靠才能吃到食物的世界中,天擇便是這樣修改人類的心理特質。
當我們和朋友一起分享披薩,或是在中菜餐館裡轉著餐桌上的大轉盤,便是在分享來自於農場的食物,但是人類的餐食有更深遠的演化來源。人類會一起進食的習慣,以及經營農場與餐廳時和他人的合作,都奠基於共同狩獵這個古老的遺物。農場和餐廳通常是家族事業,這提醒我們還有親緣選擇交織在人類的心理層面之中,互惠行為也明顯可見。
【書籍資訊】
《與達爾文共進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