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一九一六年,俄羅斯革命的前一年,瓦維洛夫正在波斯(現在的伊朗)進行採集,蒐集了大麥、黑麥和小麥的當地品種,包括一種能夠對抗白粉病的小麥品種。
圖片來源:unsplash
一九一六年,俄羅斯革命的前一年,瓦維洛夫正在波斯(現在的伊朗)進行採集,蒐集了大麥、黑麥和小麥的當地品種,包括一種能夠對抗白粉病的小麥品種。他在蒐集的時候,注意到冬小麥農田中有許多黑麥,長得像野草一樣茂密。
到了海拔高的山區,黑麥數量更多,在小麥生長不良的地區,成為主要作物。他從這項發現出發,想到一個現今廣為接受的理論:最初黑麥是小麥田中的雜草,跟著小麥一起被採收,而意外受到了馴化,後來在小麥生長不好的地區,便改種黑麥。
黑麥比小麥更耐得住艱困的環境,在貧瘠的土壤和寒冷的氣候中,依然生長良好,北到北極圈都可以生長。黑麥含有大量蛋白質,以及一種少見的碳水化合物:阿拉伯木聚糖(arabinoxylan),這種糖也稱為聚戊醣(pentosan)。
阿拉伯木聚糖能夠吸收大量水分,黑麥種子萌芽時,這種特性大有幫助;烹煮的時候,黑麥粉吸水的分量是小麥粉的四倍。小麥粉製成的麵包,在烘焙後轉涼的過程中,其中的澱粉會結晶,使得麵包的質地變得堅硬。這個過程可以逆轉,所以重新加熱的麵包比較鬆軟。然而,阿拉伯木聚糖在冷的時候依然保持柔軟,使得黑麥麵包能夠久放。
以往在歐洲北部和東部,黑麥麵包是窮人的麵包,現今在那些地方黑麥麵包依然受到歡迎。十九世紀,從那些地方遷居到美國的移民還是需要黑麥,在一九六○年代之前,美國就有許多區域開始種植黑麥。後來黑麥的需求逐漸縮減,於是種植得愈來愈少。很奇怪的事情接著發生了:黑麥開始變成其他農田中的雜草。
到了二十一世紀初,野生黑麥已經入侵的美國西部約四千多萬公畝的農田,每年造成的損失高達二千六百萬美元。許多人提出解釋這個現象的理論:可能是新的雜交種?或是這種以往需要刻意播種的作物,現在變得能夠在野外自行生長?科學家研究了野生黑麥的各種特徵以及遺傳組成之後,發現上面兩個理論都是錯誤的。
真相是這樣的。黑麥是在舊世界意外馴化出來,並且以農作物的身分被帶到新世界,但是在北美洲,黑麥又演化回野草了。只有一個基因產生改變,就使得麥穗能夠分散,而野生植物需要這樣,才能讓種子大量散播,同時種子也變得比較小,更接近野生黑麥。演化會持續作用,這是絕佳的例子。
我們日常吃麵包,認為理所當然,其實這種司空見慣的食物隱藏了一萬二千年的歷史,並且深深的改變人類。人類學到了配合自己的目的,而控制植物和動物的演化方向,這成為新石器革命的基石。農業填飽了人類的肚子,並且讓人類族群變大,增加的人力可以用來建造人們居住的城市,以及死人居住的巨大墳墓。
農業也讓我們有餘裕思考自然,最後發現自然運作的定律。達爾文研究動物和植物的馴化過程,發現到人擇改變了這些生物,讓生物符合人類的胃口,這種過程和天擇塑造人類和其他生物的過程很類似。麵包馴化了人類,現在人類正在馴化整個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