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本書點出「事業」與「志業」的不同,兩者的基本差異不在工作的真正本質,而在於工作的動機。並說明無論是事業還是志業,都有正反兩面的收穫,其選擇權完全在你,你要選擇哪一條路?金錢還是人生?
「工作是必須忍受的必要之惡」,這種觀念盛行於我們的社會,然而作者認為人們應從事符合自己「內在喜好」、對你的核心本質是獨一無二的活動。那就是你「有能力」(技能)、「喜歡」(有樂趣)且「重視」(有意義)的事。
只要懷有探索者的心,立即決心找尋你的志業,釋放志業中的才能,將能藉此發現自己無上的喜樂。
作者序 熱愛工作非難事
第一部 為人生下賭注
第一章 痛苦不安
第二章 無上喜樂
第三章 志業與事業
第二部 構成元素
第四章 你的核心本質
第五章 技能
第六章 樂趣
第七章 意義
第八章 整合
第三部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第九章 探索
第十章 旅程
第十一章 成熟
第四部 認識環境
第十二章 團隊
第十三章 彈性
第五部 重重障礙
第十四章 恐懼
第十五章 不安全感
第十六章 反對聲浪
第十七章 自欺
第十八章 心有雜念
第十九章 不耐煩、不自律、怠惰
第二十章 經濟壓力
第二十一章 家庭牽絆
第六部 你有的是機會
第二十二章 釋放才能
第二十三章 人人有貢獻
熱愛工作非難事
約翰.克拉克
十幾年前的我是個商務律師。如果說,這是我選擇的事業,那就錯了;我只是傻呼呼地站在輸送帶上,從高中一路被送進法學院,再開始職業。對世人而言,表面上的我是個「卓然有成者」。我擁有紐西蘭的榮譽學位和美國的碩士學位,曾經在紐西蘭、倫敦和底特律執業,當過一所知名法律事務所的合夥人,以及法律學會的會員。我有一大批忠實的客戶和一份高收入,聲譽日隆。這就是世人眼中的我:外在的我。
對我的許多同儕來說,執法是天職,但是對我而言,它只是一份職業。因此,外表和內在的我之間有一道鴻溝。內在的我覺得,個人的成就完全沒有價值,只感到焦慮、孤寂,疲憊,也沒有安全感。我朦朧地覺得,真正的自己和世人面前的我截然不同。我完全不知道,哪一個才是真的,只覺得不論此人是誰,我每當一天律師,就是多侵害這個人一天。
我承認,律師這份職業也有令人滿意之處。我喜歡、也尊敬我的同儕和客戶,組織招募部屬和團隊合作也令我滿足。偶爾,我會沈迷再解決法律問題時所產生的智慧性挑戰中。當然,外在的陷阱如:金錢、尊貴地位、被人認可、受人敬重等等也不少。
以往,那些陷阱對我似乎很重要;我需要它們作為我的支柱。可是,它們無法帶給我內在的滿足和安全感。隨著年歲的流逝,我的內在逐漸產生一股空虛、甚至死亡的感覺。記好像生命的核心正在枯萎、垂死。
■享有成就,卻更顯空虛
我當時以為,事業上的痛苦只發生在我和少數不幸者身上。我錯了!這種現象充斥於經理和專業人士的世界,包括紐西蘭、澳洲、美國、加拿大、英國,以及所有的已開發國家。每天都有傑出之人(通常極端「有成」)投入他們不重視的工作,而且只運用到他們少許的才華,一想到這裡,我就覺得難過;這些人深感空虛,沒有安全感;但在他人眼中,這些人的成就卻很可能總是光輝耀眼。
更糟糕的是,這種痛苦是可以避免的。就業市場正在發生戲劇性的轉變。以往,人們的選擇有限,只能接受「要擁有一份終身事業」的整體模式,也就是年輕時選擇一份工作,守個四十五年直到退休。如今,選擇變得琳琅滿目。進入二十一世紀後,為個人量身打造的事業將更加蓬勃發展。凡是有自主思想和技能、需要運用這種彈性優勢的人,都有機會建立有成就感和安全感的工作生涯。至於沒有這麼做的人,則會難以抵擋變遷所帶來的風潮。
很不幸的是,正統的職業陷在時間的泥沼中,無視於新的選擇。假如認同了這種正統(要不認同也難,我們從小就被灌輸了這樣的觀念),你便會認為:
.工作是生命中獨立、非常靜止的一塊區間。它雖與其他區間共存(通常是霸占其他區間),但彼此的關係往往緊張不安。
.工作的目的是為了滿足經濟需要,餬口維生。
.工作是休閒的相反詞。休閒具有自發性,會令人感到有趣;工作則具有強迫性;樂趣純屬紅利。
在一百年、五十年,甚至二十五年前,這些態度都可理解。現在,則是拋開它們的時候。
■找到志業,追尋無上喜樂
本書點出「事業」(它伴隨著金錢、地位和責任等無謂的暗示)與「志業」的不同。假如你正在從事你的志業,就是呼應了坎伯(Joseph Campbell,譯注:神話學家)的名言:「追隨無上喜樂」,那麼,對你來說:
.工作是個人的自由選擇;它是流暢、促進人生的活動,與生命其他面向融合為一。
.工作能滿足生理需求:包括個人成長和自我表達。
.工作是一種休閒,也會帶來樂趣。
無論是事業還是志業,都會有正反兩面的收穫。如果你選擇依循傳統的職業生涯,不幸的是,你很可能一輩子都在體驗痛苦不安,隱約感到才華虛擲、機會錯失。幸運的是,你會享有豐厚的經濟所得,也會有很多同伴,因為這條路是許多受過高等教育之人的選擇。
假如你選擇從事你的志業,不幸的是:你的物質生活恐怕不會太精采。幸運的是,你將會享受到豐富、活力充沛、完美的人生,而且比擁有大筆銀行存款、自我卻逐漸枯萎的可憐傢伙有更多的安全感。這完全是你的選擇。你要選擇哪一條路?金錢還是人生?
至於我本身,過去十年來,我遠離執業律師之途,進入一般的管理工作,擔任顧問、輔導者、研究員、作家和義工。最重要的是,這段過程一直是一段自我發現之旅。
我一度以為,寄望自己能夠深愛工作是種愚蠢的行為。但是,現在的我卻熱愛工作。仔細探索後,我現在明白,只要你懷有探索者的心態,從今天開始,立刻決心去找尋你的志業。這種作法不僅恰當切實,而且人人皆可做到。
1999/07/20
BBP089
天下文化
平裝
14.8×21cm
黑白
957-621-574-9
272
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