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這是吳若權第一本談論自己的書。
吳若權,他的成功和傳統定義如此不同,不是跨國企業CEO,不是呼風喚雨的政治領袖,甚至不是專業高薪的「XX師」。
通常大家會形容他是企業行銷顧問、暢銷書作家、熱門的媒體主持人及活動代言人……這些都是,也都不完全是他。想用任何的頭銜定義,似乎只是窄化了他,唯有「吳若權」三個字能說明一切:無法定位的多面向工作人。
在職場中,他有一般人少見的完整經歷,基層員工、主管、創業當老闆、自由工作者,每一步都走得穩健踏實。離開上班生活之後,他成為快樂多職人,在各種角色間輕鬆自如的轉換,在不同領域的成績同樣斐然,更是新一代工作人艷羨、驚嘆的標竿。
他的聰明、細心、敏銳,甚至優雅的外表,讓他的成功看起來是如此「輕而易舉」且「理所當然」,所以很少人注意到,他曾是個掛著二條黃鼻涕的笨小孩,以及一直讀放牛班的國四英雄。
「因為我的條件比別人差,所以一定要加倍努力」,成為吳若權日後策馬職場最重要的座右銘。所以他曾一天工作十六個小時、加班加到小便變成紅色、大過年閉關在家苦背醫學名詞、兩年辦一千多場研討會、把主持節目幾點幾分該說什麼話,一字一句打成厚厚一疊稿子……。因為這些努力,才成就了今天大家熟知的吳若權。
本書是吳若權真實職場人生的首度完整呈現,可以同時看到他追求夢想的認真努力,以及割捨外在誘惑的智慧豁達。是年輕學子及上班族的最佳勵志書及參考書。
序 下午茶的邀約 杜明翰
自序 努力,讓人生更精采!
序曲 從前有個笨小孩
第一篇 芝麻開門──掌握職場通關密碼
找工作之前,先找到自己
吳若權覓職法
「說清楚、講明白」的履歷
面試:態度與臨場反應的綜合表現
順服心底的渴望
第二篇 小小螺絲釘──奠定最堅實的基礎
站上巨人的肩,視野大不同
迫不及待起床、捨不得睡
惠普風範
人的事,是最難的事
最聰明原則:忠於專業
人治企業的震撼教育
第三篇 中堅分子──安內攘外一肩挑
轉型,要從思維開始
做自己的夢,走自己的路
行銷是神,執行是王
贏在真正愛上了產品
人生,可以重新想像
第四篇 自己做頭家──百分百的權力與責任
傾聽最內在的聲音
為自己出征
向指揮家學管理
創業是一部動畫片
第五篇 打造屬於自己的金字招牌──個性品牌「吳若權」的誕生與經營
重新定義工作
走進寫作這一行
「這個作者很認真」
也是行銷
平常心擁抱暢銷
意想不到的風景
努力,在生命本身
後記 一路走來,始終努力
努力,讓人生更精采!
吳若權
生命,何其短暫。一定要讓自己快樂,才不虛度此生。
而唯有樂在自己喜歡的工作,人生才會真正快樂。
每當提起:青少年時期、就讀大學之前的我,是個內向、害羞、缺乏自信、成績很差的男孩時,幾乎每個人都不可思議地瞪大眼睛說:「怎麼可能?」接下來,對比現在這個積極上進、樂於分享的我,問的就是:「你是怎麼辦到的?」
有好長一段時間,我不知道如何回答這個問題。後來,我終於知道關鍵在哪裡。而且,那個被視為機密、神奇的開關,其實也存在每個人的心底。
《其實,我這麼努力!》這本特別企劃撰述的書,就是要跟你分享這個秘密。我知道,看完這本書,你終將會找到存在自己心底的那個開關。雀躍欣喜的同時,你會有一點遲疑,畢竟,啟動它需要一點決心、一些勇氣。然而,我希望我的經驗能鼓勵你啟動按鍵,勇敢成為你理想中的自己。
從職場說起,是因為是「工作」這件事情,讓我學會超越自己先天的限制,發掘潛藏在生命底層裡那個無限可能的自己。也許,過程中有些心酸血淚,但重新認識自己的結果,將會讓那些充滿曲折、痛苦的過程,顯得微不足道。
最初,讓我愛上工作的最起始動機,只是想賺錢改善生活,但我很快地發現:賺錢,只是熱愛工作時很必然的基本回饋而已。如果,你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工作,除了獲得金錢這項應有的報酬,你還會賺到更多更多金錢無法比擬的成就與價值。譬如說:快樂完整的自己!
我立志要趕快從學校畢業,進入職場工作,開始努力賺錢,是在我二十一歲那年的一個春天的午后。
印象很清晰的是,為了節省家裡的開銷,我和父親搭乘公車去一個批發賣場購買日用品。年輕時就患有重聽的父親,因為溝通的輕微障礙,平常並不多話,也很少對我說教,要我學什麼、往哪裡發展。父子倆站在站牌下,等車等了好久,好不容易搭上公車,坐在後座父親,突然拍拍我的肩膀說:「快要畢業了,你有什麼打算,這幾年,我看你書讀得不錯,想不想繼續深造或出國留學?雖然,家裡不是很寬裕,但是只要你有這個計畫,我會去想辦法籌錢。」
我不敢回頭看父親,只是點點頭,讓父親知道,他的好意我都明白。然後,眼淚不停、不停掉下來。就在那一瞬間,我立定志向,畢業之後,要用最快的速度就業,賺錢養家,減輕父母的負擔,讓他們安享晚年。
一個平凡而微薄的願望,沒想到是我改變自己的開始。它讓我鼓起勇氣在職場上闖蕩,克服害羞的個性,向各大公司自我推薦,進入我想要的企業工作;下班之後不斷進修,讓自己擁有更多競爭力,一步一步走上必須比別人更努力的人生。
做自己喜歡的事,是艱難的選擇,卻帶來最簡單的快樂
國小畢業那年,父親為了三個孩子的學業,決定辭去山上農場主管的工作,舉家遷回台北定居。睽違七年的台北,對我們來說,已經是個陌生的城市。我進入中學唸書,被分配到放牛班,後來連高中都沒有考上。父親進入船運公司工作,不幾年,因為石油危機,公司倒閉,父親失業了幾年,獨自重回農場從基層職員重新做起。經濟壓力,成為家庭重大的負擔;快樂生活,彷彿只是回憶裡短短的一段時光。
記憶中,我們這一家五口最快樂的生活,是在台中山上農場的那幾年度過。在大陸專事園藝的父親,來台以後從事的都是僅能勉強糊口的工作。那是個動亂的時代,每一個卑微的生命,只能隨波逐流。五歲的時候,父親轉職到農場擔任主管,我們遠離塵囂,來到世外桃源。父親種樹、植草、栽花;原是裁縫師的母親,除了剪裁的身手之外,還會養雞、養鵝、養鴨。
那一段期間,寡言的父親、健談的母親,神情都非常快樂,每天做的都是他們最有興趣的事情,讓整個家庭幸福洋溢。即使,只有短短七年的光陰,都是我們記憶中最閃亮的日子。
回到台北,展開我們五個人個別顛沛流離的人生。一直到我大學畢業,家裡的狀況才漸漸穩定下來。巧合的是,父親又一個人獨自回到農場工作,不過,當時主管的缺已經被別人佔了,他只能以約聘的方式從最基層的職員開始。我可以想見他的委屈,也重新看見他的快樂。
農場配給他一個單人的宿舍,週末時母親會去山上和父親相聚。父親又有了一個小小的庭院,種花、蒔草、養鳥,儘管面積不到當年主管宿舍住家庭園的二十分之一,但他的快樂與自在,卻不減當年。
職場,是人生的現實,但我們卻可以經由選擇,而讓這個現實比較接近理想的自己。做自己喜歡的事,是那麼艱難的選擇,卻是那麼簡單的快樂。父親離世,已經四年多,每當我懷想他的身影,總會看見他在清晨、在薄暮中,蹲在草地上修剪花木的情景。我很心疼他一生的勞苦,也很敬佩他在大時代中認真活出平凡小人物的真實,更感念他對我「無為而治」──放任我按照自己理想發展的教育方式。
當別人家的男孩唸理工科時,他沒有禁止我選讀法商組。當我不斷轉換工作,甚至離開職場開辦工作室,他只給我默默的祝福。歷經IBM、HP、飛碟唱片、東元資訊、Microsoft,到自行創業成立工作室,後來開始寫作,種種不同的工作階段與形式,父親和家人始終給我全力的支持。就是因為可以這樣心無旁騖地在工作上全力以赴,朝向自己理想的目標前進,才幫助我找到改善自我的方法,以及成就自己的信心。
從自己的內心出發,重新為自己找出路
這幾年,由於兩岸經貿環境的改變、國際化腳步的快速與落實,加上新世代工作價值觀的興起,讓很多進入職場的年輕人感到迷惑,也令資深的主管對年輕人的工作態度搖頭不解。透過我在不同領域、不同職場的觀察,以及一年多達兩百場演講的近距離接觸,我發現很多社會新鮮人渴望成功,卻找不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很多主管試圖當好一個稱職的「教練」,卻想不通這些球員要的是什麼?
我也經常到中國大陸出差、講課,相較兩岸年輕人截然不同的特質及工作態度,令我既感到欽佩、也略微惶恐。
「上班的苦悶」和「政治的喧擾」、「娛樂的八卦」互為社會亂象的因果。當事實證明「呆伯特」式的嘲諷、「島耕作」式的寫實,都無法為上班族找到眺望自己未來的窗口,足見我們除了專業技能的吸收、溝通模式的強化之外,還需要從自己的內心出發,重新為自己找出路。
《其實,我這麼努力!》這本書,能夠在這個時候出版,呼應了內心自我的召喚──工作即將屆滿二十年,應該整理一些心得與大家分享。但是,不可諱言地,我也碰到一些和自己溝通的障礙。儘管,在別人眼中,我已經是個專業理性、能言善道的作者,在自己心裡,我也具備了足夠的自信來面對過去,但骨子裡,我依舊是個內向、害羞的男子。面對職場生涯的點點滴滴,無論是虛心的檢討、榮耀的分享,對我來說,都有某種程度的困難。
這幾年來,天下文化的同仁看到我的工作履歷,長期觀察我在職場的表現,很積極與我接觸,鼓勵我將這些經驗化為文字,期盼對現代職場中的主管和上班族,有些正面的助益。這個案子,我們談了很多年,這次他們提出嶄新的創意──透過我的口述,邀請資深記者忠實紀錄整理,完成這項艱鉅的任務。
對我來說,這是個全新的挑戰。因為我的個性和行銷背景,都會毫無猶豫地選擇創新,於是,我正式接受了這個從來沒有嘗試過的創作方式。
仔細回想起來,我的人生裡,真正用在工作的時間並不多。即使,現階段的我在別人眼裡是個超級大忙人,擔任企管行銷顧問、主持廣播節目、參加電視錄影、出版、寫作、演講、教課……平均每天工作時間大約十到十二個小時,但我很少覺得疲累、厭倦,因為我沒有把它們當成工作。每一件事情、每一個專案,都是我真正有興趣的,也是我慎思熟慮過才接受的,所以,我珍惜這些機會,量力而為地規劃,盡力而為地執行。
生命,何其短暫。一定要讓自己快樂,才不虛度此生。而我們從學校畢業以後,扣除必要的睡眠,每天花在工作上的時間,超過從事其他任何活動的時間。唯有樂在自己喜歡的工作,人生才會真正快樂。
人生,是我的選擇,所以我必須對自己的選擇負責。換做是你,也是一樣。如果,你夠聰明,恭喜你,希望你在很年輕的時候,就找到自己的方向,全力以赴。如果,你和我一樣,並不是聰明絕頂的人物,邀請你參考我的方法,勤能補拙。愈是覺得自己不聰明,愈要努力。
唯有努力,才能讓我們平凡的人生更精采!
摘自《其實,我這麼努力》序言 努力,讓人生更精采!
政治大學企管系畢業。曾任職 IBM、HP、Microsoft 等企業。現為作家、廣播節目主持人、企管顧問、療癒師,也是獲得七張 SCA 咖啡證照的咖啡師,並擁有 AFAA 國際重量訓練教練執照,以斜槓達人之姿,穿越世間不同場景,編織生命波瀾壯闊,最終陪你回到心靈角落,在平淡簡單中體會人性的深邃,展現靈性的豐盈。
以藝文小說《愛一次也好》踏入文壇,清新動人的文字風格廣受讀者歡迎;短篇小說集《下雨天裡的松風聲》獲得「中興文藝獎小說類首獎」。創作類型多元,廣及兩性、勵志、心靈、企管,時而寫出人生的豁達、時而寫出對於現世的精闢見解,也毫不隱藏對於與人之間的細膩情懷。製作主持《青春好好 Young 》榮獲第 54 屆廣播金鐘獎「少年節目獎」。累積講座超過兩千場,帶給無數人激勵與療癒的力量。正因為貼近人心,才能釋放不燙傷的溫暖。
2005/04/30
BBP501X
天下文化
平裝
14.8×21cm
黑白
BBP501X
256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