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進入21世紀,管理思想已與五十年前所奉行者不可同日而語,此書是許教授近二年來就國內「管理」領域中,常見不同了解與看法之觀念,用精簡流暢的文字,將這些思維或學理的精華,作了深入而完整的摘要。
全書蒐錄八十四篇許教授的「管理新語」,共分為「管理是什麼?」、「管理、策略和競爭優勢」、「領導的角色」、「員工和組織,誰靠誰?」、「挑戰傳觀念:防弊和監督」、「邁向知識管理」、「管理之上的統理」、「21世紀的管理教育」等八部。仔細閱讀此書,讀者觀念上的收穫相當於博覽十餘本當代的管理經典。
推薦文 引領管理新思潮 施振榮
推薦文 有如再修了一門課 司徒達賢
自序 走過半世紀的管理路
第一篇 管理是什麼?
01 「管理」不是管理
02 都是「管理」這一名詞闖的禍
03 打破「五管」分立的迷思
04 叫「系統」,不叫「制度」!
05 我們設計制度只為了規避責任嗎?
06 從職位升遷觀念看管理
07 走向人性化的全面品質管理
08 走向以「關係」為重心的管理
09 信任乃是一組織之核心資源
10 打破「有錢萬能」的迷思!
11 我們該用什麼藥來治「泛政治化」的病?
第二篇 管理、策略和競爭優勢
12 全球化下政府角色之困境與挑戰
13 策略和管理是難以分離的
14 打破製造業和服務業的二分法
15 服務不是產業,是一種「加持」
16 建立在網際網路上的e化企業
17 為什麼策略必須要有企圖心的導引
18 為什麼創新推不動?
19 什麼是企業經營的「超限戰爭」?
20 追求規模是萬應藥方嗎?
21 企業如何兼顧規模與彈性的要求?
22 追求低價和效果的弔詭
23 什麼是全球化企業的關鍵競爭優勢?
24 市場占有率是衡量競爭優勢的適當指標嗎?
第三篇 領導的新角色
25 新時代的管理:由功能分工到策略領導
26 為什麼「領導」會和「管理」分道揚鑣?
27 「制度化」可能是領導的大敵!
28 我們需要的是一位「事必躬親」的領導人?
29 CEO們,你自以為在做重大決策嗎?
30 「資歷完整」是一位領導者的資產或是負債?
第四篇 員工和組織,誰靠誰?
31 組織是為了創造「價值」?還是為了製造「工作」?
32 組織向心力和離心力
33 「分工」是創造價值效果的來源嗎?
34 把工作還給工作者
35 組織建立的基礎:是「信任」,不是「命令與控制」!
36 個人掛帥,組織退位
37 員工和組織,誰靠誰?
38 當「交易成本」不再是限制因素時
39 為什麼未來工作者都有如個別承包商?
40 挑戰「分層負責、逐級授權」的迷思
41 工作複雜化,組織簡單化
42 層級組織是最「嚴密」的組織嗎?
43 為什麼組織會走向「團隊化」?
44 怎樣才能使組織扁平化?
45 走向「無邊界的組織」!
46 組織不改,創新無望
47 沒有團隊組織,哪有團隊精神
48 走向「虛擬組織」
第五篇 挑戰傳統觀念:防弊和監督
49 「控制」不是控制!
50 管理控制乃建立在人性上
51 執行,並不是只要下屬照章辦事而已!
52 下屬的努力是被「監督」出來的嗎?
53 溝通是解決問題的萬應藥方嗎?
54 防弊與道德之間
55 從源頭減少對於溝通和協調的需要
56 跳出綁標或圍標的窠臼
第六篇 邁向知識管理
57 您還在一味追求「有形資產」嗎?
58 落實知識管理在於工作自主化
59 「附加成本」或是「附加價值」?
60 喊知識經濟口號,走工業經濟老路?
61 一味追求效率,「組織學習」之敵!
62 中小企業的生存法寶:創業精神與知識
63 知識社會下的人才培育
第七篇 管理之上的統理
64 企業究竟追求的是什麼?
65 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的迷思
66 有「理」講不清:監理、統理和管理
67 統理乎?治理乎?——有關governance譯名之商榷
68 從兩個事例談「統理」問題
69 公司統理是政治問題,不是管理問題
70 金控公司和金融子公司到底是屬於什麼關係?
71 「公司統理」問題不限於企業才有
72 自企業價值觀點探討「資產負債表」之意義
第八篇 21世紀的管理教育
73 21世紀的MBA:該多學些什麼?少學些什麼?
74 為什麼管理學院不能採取行銷導向?
75 追求管理教育的「顧客導向」和「核心能力」
76 MBA需要有文學院畢業生
77 為什麼EMBA不能成為管理教育的主流?
78 為什麼管理學院在大學校園中被視為異類?
79 被疏忽了「創業」內涵的管理教育
80 我對於大學排名的看法
81 大學學程化與就業人才培育
82 為什麼我國大學難以發展特色?
83 EMBA之後的下一步呢?
84 顧客導向的企管學院排名
引領管理新思潮
施振榮 宏碁集團董事長
許士軍先生是台灣管理學界的前輩,也是推動現代化管理的先驅。他曾經在國內多所大學、研究所任教,也曾擔任高雄銀行董事長,實務經驗十分豐富,因此,他提出的管理見解,總是能將學術與實務具體結合。同時,他也時常參與社團活動與公共事務,善於觀察分析時代與環境的變遷,因此,始終站在管理思潮的前端,擁有許多新的觀念與思維。
管理,經營企業的重要一環
就我個人的觀點,經營企業是廣義的管理,也就是企業為了完成事業目標,在客觀環境下,運用有限的資源,達到最高效益。而管理則是企業經營的重要一環,本書中談到許多管理策略,皆是具有企業經營實際運用的價值,例如領導人的培養、有效的組織及管理……等,皆與宏碁塑造人性本善和共同興利的環境的理念相同,亦即企業提供一個人盡其才的環境,充分授權,員工擁有共同的目標、相互砥礪,才容易發揮潛能,以共同利益追求共同願景。
基本上,管理是可以透過教育來提升能力,但是最主要的還是從實務經驗中學習。因此,企業要培養優秀的管理人才,就應該提供好的環境,讓員工實際操練學習。而本書集結了八十四則管理新知短文,從管理的意義、管理策略和競爭優勢、領導的新角色、員工與組織的關係、挑戰傳統的觀念、知識管理、管理之上的統理,到21世紀的管理教育,以精簡流暢,淺顯易懂的文字,與讀者們分享,也是管理學系學生與業界人士在累積實務經驗外,值得一讀的佳作。
此外,本書也提到公司統理是政治問題,不僅是管理問題,我也相當同意。個人認為,公司統理最重要的要建立一個統理的文化,首要之務在於領導階層對於公司統理的認同,其它也包括企業內部溝通與資訊的透通性,負責人的公平、誠信原則,大股東對於與自己有利害關係議案的利益迴避等。另外,也不要有太多的規章,因為興利重於防弊,規定太多後,易形成表面文章,或會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反而失去公司統理的真意。
在多元且動態的經濟環境裡,企業經營所面臨的實際問題,隨時空的轉移,也有所不同。在這情況下,管理自然要隨著這些改變而謀求解決之道。許教授將他近年來對管理趨勢的演變,以及管理發展的進程,深入的觀察、探討與分析,彙集成冊,不僅帶給讀者很大的啟發與收穫,也釐清了許多觀念與迷思,是一本研討管理的難得之作,我個人樂於推薦。
許士軍是國內管理學界地位崇高的學者,研究領域廣及行銷、策略、組織、國際企業等,由於畢業自台大經濟系、政大政治研究所,並取得密西根大學MBA及管理博士學位,因此熟悉經濟、政治、產業等議題,視野寬廣。研究的縱深廣度,備受社會推崇。其教育經歷包括政大企管系系主任、企管研究所所長、新加坡國立大學管理學院行銷學系主任、台大管理學院首任院長,並創辦長庚管理學院。
現任元智大學講座教授暨校聘教授 及中華民國群我倫理促進會理事長,同時也是美國行銷學會、美國國際企業學會、美國行銷科學學會的會員。1989年曾獲頒我國管理學界最高榮譽之管理獎章。從事企業管理教學至今四十餘年,國內知名管理學者及企業高階主管,甚多出自他的門下。
在管理的實務經歷相當豐富,曾擔任中油公司常務董事,台電、華航、台灣證券交易所、中國生產力中心董事,以及高雄銀行董事長,目前為多家民營事業獨立董事。著作除論文外,包括《國營事業之監督》、《國際行銷管理》、《管理:規劃與創新》、《多國公司的發展與前瞻》、《現代行銷管理》、《管理學》、《放眼天下談管理》、《卓越的台灣管理模式》、《轉型中的我國大學及管理教育》、《邁向21世紀的管理》、《許士軍為你讀管理好書》、《IBM,MBA與吃角子老虎》等十餘種。
2004/04/20
BCB285
天下文化
平裝
14.8×21cm
黑白
986-417-284-0
281
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