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親愛的大學新鮮人》 大學與高中是不可同日而語的,當初你為了進大學而養成的一些習慣,來到大學之後很可能就不靈光了。
大學就像一座蘊藏豐富寶藏的森林,讓人興奮又迷惘,若能在一開始,便有熟識路徑的人指引,你將更容易找到屬於你的人生方向,不至於迷失其中。
本書邀集五位教育名家提供建議,娓娓道來他們過往的經驗,以及對未來社會所需人才的分析。
放遠來看,這些建議是為了引領你邁向充實滿足、施展抱負的人生,影響甚至會延續到你畢業後多年。
只要你願意靜下心來聆聽,世界,就在前方等著你。
【信件】LETTERS
任何知識、見解及智慧並非你所獨有,而是由他處吸收而來的。 →美國宗教領袖 楊百翰
第 1封信 From:哈利 R. 盧易斯(前哈佛大學部院長)
如何在哈佛生涯中得到最大收穫?我這封信將提供若干建議。放遠來看,這些建議是為了引領你畢業後邁向充實滿足、施展抱負的人生,影響甚至會延續到你離開哈佛後多年。
第2封信 From:洪蘭(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一九○四年,美國聖路易市世界博覽會開幕時,有一張很大的海報,上面寫著:「打開你的大門,讓世界進來。」這是多麼豪爽有自信的口氣,多麼大的胸襟!我很希望你們每個人都能放開胸襟,讓世界進來。
第3封信 From:傅佩榮(台大哲學系教授)
我們期待學生畢業時「脫胎換骨」:從裡到外煥然一新,已經準備好,可以展開他個人的精采一生,可以承擔社會的棟梁角色,可以規劃地球的未來,可以寫下歷史的新頁。
第4封信 From:彭懷真(東海大學學生事務長)
你可能在這本書中看到各種建議,但是只有這篇是學生事務長所寫的,也因此與你有特別密切的關係──了解「學務處」的服務,認識「學務長」,是新鮮人一定要做的功課。
第5封信 From:張光正(實踐大學校長)
近年來全球經濟態勢快速轉變,全世界大學生人數暴增,機會愈來愈少,若不努力,前途必然黯淡。年輕學子必須要有全方位的準備,才能適應劇變的社會。因此,如何提升自己的競爭力,是我要和莘莘學子分享的主題。
【箴言】MOTTOES
睿智者的智慧以及世代累積的經驗,可藉由箴言而得以保存──英國政治家、首相 班傑明.迪斯瑞里
∣文學人的智慧∣
∣創意人的發想∣
∣科學人的思惟∣
∣商業人的頭腦∣
美國哈佛大學應用數學博士。1995年至2003年,擔任哈佛大學部院長。在他超過30年的教學生涯中,造就了上千位電腦科學的專才。
作者彭懷真博士為東海大學社工系副教授。他是個奇怪的人,做了不少新鮮事,包括寫這本書。在擔任東海大學社工系主任時,協助學生充分就業,成立九二一諮詢專線、在大陸開師資培訓班……,使該系變得熱門。他兼任台灣社工教育學會秘書長,使社工成為顯學。長期擔任中華民國幸福家庭促進協會秘書長,對實務界提供各項服務。主持中廣及漢聲公益節目,也擔任報社主筆,與大眾分享他的所學所知。著有「上班族EQ與IQ」、「溝通無障礙」、「時間好經營」、「職涯新抉擇」等十數種。
紐約州立大學企業管理碩士、紐約州立大學大氣科學博士。曾任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商學院訪問學者、中原大學校長、美國夏威夷大學商學院客座教授、明新科技大學校長。現任實踐大學校長、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系教授。
民國三十九年生,上海市人。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比利時魯汶大學、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臺灣大學哲學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暨教授。傅佩榮教授的教學深受學生歡迎,曾獲頒教育部教學特優獎、大學生社團推薦最優通識課程、《民生報》評選校園熱門教授等獎項,另外在學術研究、寫作、演講等方面,都有卓越成就。作品深入淺出,擅長說理,曾獲國家文藝獎與中正文化獎。
著作甚豐,範圍涵蓋哲學研究與入門、人生哲理、心理勵志等。
著有《哲學與人生》、《轉進人生頂峰》、《活出自己的智慧》、《那一年我在萊頓》、《珍惜情緣》、《宇宙的舞者》、《向孔子學做人》等數十本書。並重新解讀中國經典,著有《究竟真實──傅佩榮談老子》、《人性向善──傅佩榮談孟子》、《人能弘道──傅佩榮談論語》、《樂天知命──傅佩榮談易經》、《逍遙之樂──傅佩榮談莊子》、《止於至善──傅佩榮談大學.中庸》、《孔子:追求人的完美典範》、《孟子:浩然正氣與成功人生》、《老子:在虛靜中覺悟人生智慧》與《莊子:以自在之心開發無限潛能》、《易經入門與國學天空》、《國學與人生》、《人生,一個哲學習題》、《品味人生12講》、《傅佩榮易經課》等書(以上皆由天下文化出版)。
★傅佩榮國學官方頻道:https://reurl.cc/mEZgl
台大學士,加州大學河濱校區實驗心理學博士,曾在加州大學爾灣醫學院神經科及耶魯大學哈斯金實驗室做博士後研究,在聖地牙哥沙克生物研究所任研究員,並在加州大學擔任研究教授。
1992年返台,先後在中正大學、陽明大學任教,並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創所所長。現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講座教授,台北醫學大學及清華、交大、陽明、中央四校聯合系統講座教授。
近年來有感於教育是國家的根本,而閱讀是教育的根本,先後到台灣大大小小一千五百所以上的中小學做推廣閱讀的演講。
十多年來致力於譯介認知心理學、神經科學及生命科學等領域書籍,已翻譯五十七本書,並在各大報章雜誌寫專欄。著作繁多,包括《講理就好》系列十本(遠流出版),《靜下來,才知道人生要什麼》《從大腦看人生》《從收穫問耕耘,腳踏實地談教育》《歡樂學習,理所當然》《見人見智》《教育創造未來》《自主學習,決定未來》《打開大門,讓世界進來》(以上為天下文化出版)等。
一九四六年八月生,浙江人。
在中國大陸的文革災難時期,以戲劇為起點,針對當時的文化極端主義,建立了《世界戲劇學》的宏大構架,于文革後出版,至今三十餘年仍是這一領域唯一的權威教材,獲中國大陸「全國優秀教材一等獎」。
同時,又以文化人類學的高度完成《中國戲劇史》,以美學的高度完成了中國首部《觀眾心理學》,並創建了自成體系的《藝術創造學》,皆獲學術界的高度評價。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被推舉為當時中國大陸最年輕的高校校長,並出任上海市中文專業教授評審組組長,兼藝術專業教授評審組組長。曾獲「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上海十大高教精英」、「中國最值得尊敬的文化人物」等榮譽稱號。
二十多年前毅然辭去一切行政職務,孤身一人尋訪中華文明被埋沒的重要遺址,之後冒著生命危險貼地穿越數萬公里考察了巴比倫文明、埃及文明、克裡特文明、希伯來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等一系列最重要的文化遺跡,是迄今全球唯一完成全部現場抵達的人文學者。
在考察過程中寫出的《文化苦旅》、《山居筆記》、《千年一歎》、《行者無疆》、《尋覓中華》、《摩挲大地》、《行走十五年》等書籍,開創「文化大散文」的一代文風,獲得兩岸三地諸多文學大獎,並長期位居全球華文書籍暢銷排行榜前列。
近十年來,他憑藉著考察和研究的宏大資源,投入對中國文脈、中國美學、中國人格的系統著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北京大學、《中華英才》雜誌等機構讚譽不斷,表彰他「把深入研究、親臨考察、有效傳播三方面合於一體」,是「文采、學問、哲思、演講皆臻高位的當代巨匠」。
自二OO二年起,赴美國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大學、華盛頓國會圖書館、聯合國中國書會講授「中華宏觀文化史」、「世界座標下的中國文化」等課題,每次都掀起極大反響。
二OO八年,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頒授成立「余秋雨大師工作室」。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秋雨書院」院長、香港鳳凰衛視首席文化顧問、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院長。
2006/09/18
BGB244
天下文化
平裝
14.8x20.5cm
黑白
986-417-768-0
129
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