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你為什麼要去爬山?」
「因為山在那裡。」
三年,七大洲,六位攀登者,無數位協助人員,無數次瀕臨生命臨界的考驗……不論意見再怎麼紛歧,前方是如何危險,唯有登上世界七頂峰的夢想,能夠一再凝聚眾人,重新點燃就要熄滅的希望。
從二○○六年到二○○九年,由伍玉龍、江秀真、黃致豪、謝穎泝、陳仲仁、黃博政等登山好手組成的台灣七頂峰攀登隊,從歐洲最高峰的厄爾布魯斯峰開始,逐步邁向亞洲最高峰聖母峰。幾位原本互不熟悉的隊員,歷經磨合、分裂、和解、團結。他們唯一的共同目標,就是一次又一次地向山走去,一回又一回地,在山的盡頭,肯定自己的勇氣。
本書由七頂峰專案統籌執行人連志展執筆完成,為七頂峰攀登隊留下最真實的貼身記錄,呈現出攀登者在極限之地最動人的堅韌與毅力。不只是每個隊員們自我挑戰的實現,也是台灣一次輝煌的榮耀。
七頂峰獲獎與創紀錄(簡列)
團隊入圍2009年體育精英獎最佳團隊
隊員伍玉龍入圍2009年體育精英獎最佳運動精神獎
隊員江秀真獲得2009年十大傑出青年
隊員江秀真獲得2008年體育精英獎最佳運動精神獎
隊員江秀真獲得2008年十大傑出女青年
隊員江秀真成為全世界第一位完攀聖母峰南北二側路線以及七頂峰的女性登山者
隊員江秀真成為第一位完攀世界七頂峰的華人女性
團隊創下國旗第一次飄揚在聖母峰的紀錄
團隊創下遠距生理資訊即時傳輸的世界最高紀錄
團隊創下國內登頂聖母峰人數最多的紀錄
團隊創下國內第一次以阿爾卑斯方式登頂八千公尺巨峰的紀錄
推薦序 成功永遠站在堅持與不輕易放棄的一邊! 程鯤(歐都納董事長、七頂峰計劃發起人)
推薦序 山的魅力 葉世文(現任營建署署長)
推薦序 成功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葉金川(前衛生署長、台灣健康運動聯盟理事長)
隊員序 山是我最大的財產 伍玉龍
隊員序 攀越極限的喜悅與感恩 江秀真
隊員序 有爭吵,更有尊重 黃致豪
作者序 只需要多一點勇氣
關於七頂峰計畫
七頂峰隊員介紹
Mt.1 起點七頂峰的夢想宣告:歐洲.厄爾布魯斯峰
Mt.2 最簡單的慘烈考驗:非洲.吉力馬札羅山
Mt.3 衝突的引燃:南美洲.阿空加瓜峰
Mt.4 「合作」的震撼教育:北美洲.第拿里峰
Mt.5 把自己藏好:大洋洲.卡茲登茲峰
Mt.6 毅力的推進:南極洲.文森峰
前夕 生命換取的登山價值:亞洲.卓奧友峰
Mt.7 因為山在那裡:亞洲.埃佛勒斯峰
後記
七頂峰計畫創紀錄一覽
有時候常常會覺得,自己身處的社會,似乎總是少了一點點什麼。
應該是一種年少的浪漫吧?照理說台灣的社會歷史並不會太長,理論上應該還是屬於一個充滿活力的年輕社會,但實際上卻常常讓人覺得暮氣沉沉,宛如一位對未來已經沒有想像的老人。人到了一定的年紀,想要改變現狀、想要做白日夢的動力,也就變得越來越小,因為可以當成拒絕的藉口總是越來越多。而我們似乎就是身處在這樣的一個社會氛圍之中,身邊的人總是不斷告訴你或暗示你:「要務實、要選擇一條確定安全的路……」於是,我們總是看著不變的風景,在生命中流動。
有一種人,他會選擇走一條不是預期中的路,甚至走到了路的盡頭,明明已經沒有路可以走了,他卻還可以走到路的盡頭之後,這種人叫作「探險者」。
一個人要走到路的盡頭,可能需要許多的堅持與耐心。但是,一位探險者要走出盡頭之外,則需要絕對的勇氣,以及,對於生命不同想像的渴望,因為他想要看見盡頭之後的風景,而且,他不認為盡頭就是盡頭。
小時候常常都會看著國外探險家出生入死的探險故事,心裡面總是會浮現著「有為者亦若是」的感動;漸漸長大後還是喜歡看著探險家以生命換來的故事與照片,但卻總覺得好像在看著好萊塢的電影一樣,縱然播放著多麼吸引人的情節或鏡頭,卻總是覺得那似有若無的距離,好像一道無法跨越的鴻溝。因為,這總是一群遙遠的人在一個更遙遠的地方發生的故事,怎麼也無法和自己身邊的生活經驗連在一起,看著自己身邊終日為生活忙碌的父母、叔叔伯伯、姑姑阿姨、表姐堂弟、鄰居同事同學……怎麼也無法想像這些人和這些探險故事可以有任何的關聯。「探險」這回事,與我們的文化之間,有著看不見的遙遠距離。
終於,全球七大洲最高峰的探險故事,有機會在我們所身處的這個社會裡頭,發生了。這是一段真實的記錄,真實的人物,真實地屬於台灣所滋養出來的探險故事。所有曾經參與這個七頂峰攀登計畫的人,不論是成功登頂的人、放棄登頂的人、以及包括我自己在內的每一個人物,我們或許和你一樣擁有共同認識的朋友,分享同樣的生活樂趣,也面對同樣的社會壓力,就像你每天會在路上遇見的人群們一樣的,平凡。
只因為我們找到那多了一點點的勇氣,堅持往前走,就算那只是一條看似荒蕪的山徑,也要走到盡頭,看見那原本被山頂所擋住的、盡頭之後的世界。原來,這一個自己和這一個世界,也可以這樣地完全不同!
摘自《勇氣,在山盡頭》作者序
讓世界看到台灣,是攀登隊成立時最初的目的,隊員堅持到底,不輕言放棄的態度,深深受到國際登山隊的肯定,在登頂聖母峰,完成攀登計畫時,我們也創造了多項世界級的紀錄。從尼泊爾陪著攀登隊飛回台灣的路上,感動的淚水在眼眶打轉,一路走來,我們真的做到了!
──歐都納董事長、七頂峰計劃發起人 程鯤
《勇氣,在山盡頭──全球七頂峰攀登紀實》,對於(登山)過程所出現的各種問題、心理的衝突與困難超越,都有仔細的描述;書中的攝影也把七頂峰的美精采地展現出來,是一本難能可貴的重要登山紀錄,讓人愛不釋手、令人讚嘆。你也可以當他是一本圖文並茂又引人入勝的冒險故事,但當中的人物與過程,全都真實發生過。
──現任營建署署長 葉世文
這本書不是全球七頂峰的導覽,也不是教導人們該如何登山的工具書,它真實呈現了一個登山團隊,在登頂過程中所遭遇的困難。感情再怎麼好的團隊,長時間待在極其惡劣的環境中,隊員之間難免會有意見分歧與摩擦,該如何協調、解決接踵而來的挑戰,閱讀本書就可一探究竟。
──前衛生署長、台灣健康運動聯盟理事長 葉金川
《勇氣,在山盡頭──全球七頂峰攀登紀實》記錄世界七大洲頂峰上的挑戰與勇氣之旅,是一本登山者的故事,然不僅於此。險境中求生存的登山者,是不容稍有差池的,在一步步朝頂峰仰攀的過程,看似平靜,卻是危機四伏;包覆在空寂的天地裡,白雪皚皚,寒風刺骨,巨大孤寂感不時自心中襲來,抗拒死亡卻又與死亡共存。本書揭示登山者諸多體驗,從大自然的試煉,再到絕境中的人際往來,精采可期。
──王品集團董事長 戴勝益
2010/11/30
BGB308
天下文化
平裝
17x23cm
部分彩色
9789862166437
301
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