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時代》雜誌將「共享經濟」列為改變世界的十大觀念之一,創新工場執行長李開復表示:「共享經濟才剛開始,大部份服務業都會被顛覆。」2015年,共享經濟在全球市場交易規模約為8,100億美元,在世界各地的發展,雖然遭遇部分法規與民情上的限制與阻礙,仍是一股席捲全球經濟與社會、銳不可當的最新經濟趨勢。
共享經濟在全球最著名的模範生為Uber和Airbnb,這兩家共享型企業也是近年發展最快、討論最多的獨角獸公司。但共享經濟的範疇遠遠更大、影響更廣,只要是針對閒置資源的社群化再利用都包含在內,例如:
.P2P交易市場:Uber、Airbnb、Etsy、Lyft
.P2P借貸:LendingClub、Borrowell
.閒置物品轉讓:Yerdle、Carousell、閑魚
.共享廚房模式:EatWith、我有飯、愛大廚
.共享服務模式:家事服務Care.com、任務服務TaskRabbit,其他還有法律服務、美容服務、居家養老服務等
本書為騰訊研究院長時間研究編寫而成,全方位剖析共享經濟在美國、加拿大、英國、歐盟、中國、南韓、香港與台灣的發展。從介紹共享經濟的概念為始,簡述四大商業模式,再從世界主要國家發展現況、政府態度、產業案例及相應政策,提出完整說明。關於共享經濟對供需、就業與環保所帶來的影響、治理及未來發展趨勢等,也都有深入探討。
你將可從本書得知:
.共享經濟為什麼在全球呈爆炸式發展?
.共享經濟交易主要分布於哪些產業?
.傳統產業如何轉型,擁抱共享經濟的市場效益?
.共享經濟對就業市場有何衝擊?
.政府機關該如何正視共享型企業的監管問題?
.世界各國如何打造共享型城市?
推薦序 破解經濟剩餘的祕密
前 言 釋放經濟發展新動能
第一篇:理論篇
第1章 一探共享經濟真相
第2章 四大商業模式
第3章 解決經濟剩餘的問題
第4章 共享之後,隨選崛起
第二篇:世界篇
第5章 美國:共享風暴中心
第6章 加拿大:探索共享新道路
第7章 英國:發現共享新世界
第8章 歐盟:積極擁抱共享
第9章 澳洲:逐步實現共享
第10章 韓國:搶進共享新市場
第11章 香港與台灣:開始迎接共享
第三篇:中國篇
第12章 中國共享經濟發展現況
第13章 交通運輸業的共享經濟
第14章 住宿業的共享經濟
第15章 金融業的共享經濟
第16章 所有權剩餘的分享
第17章 時間剩餘的分享
第四篇:影響篇
第18章 擴大供給
第19章 擴大需求
第20章 就業機會
第21章 環境保護
第五篇:轉型篇
第22章 共享主義宣言
第23章 共享主義的新經濟實踐
第六篇:治理篇
第24章 各國的政策經驗
第25章 中國的應對部署
第七篇:趨勢篇
第26章 個人共享再創新
第27章 企業共享新風向
第28章 公共領域共享萌芽
第29章 打造共享型城市
後記
附錄 各國共享經濟政策報告
推薦序 破解經濟剩餘的祕密
郭凱天(騰訊研究院院長)
西方經濟理論需要發生一場革命。自亞當.斯密(Adam Smith)在《國富論》(The Wealth of Nations)中談到利己主義後,「理性經濟人」就成了西方經濟學的基本假設之一。理性經濟人被看做是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的化身,把利己當成人的天性,是只顧自己利益而不顧他人與集體利益的代表。
但在共享經濟這個催化劑的作用下,利己主義的假設發生了變化。在新興的互聯網平台上,人們不再把所有權當成獲得產品的最佳方式,不再注重購買、擁有產品或服務,反而採取一種合作分享的思維方式,傾向於暫時獲得產品或服務,或是與他人分享產品或服務。使用但不占有,是共享經濟最簡潔的表述。但這遠遠不是共享經濟的全部。
我們看到的是:供給和需求這對經濟學矛盾,在共享經濟這個催化劑的作用下,也正按照一種不同以往的模式,實現大規模的連結。這是一種新情況,與傳統經濟不同的是,這種連結是基於經濟剩餘。經濟剩餘在企業層面的表現為閒置庫存與閒置產能,在個人層面的表現為閒置資金、閒置物品與閒置時間。簡單來說,就是閒錢、閒物、閒工夫。
活用經濟剩餘,是社會財富增長的一條新途徑。過去,經濟剩餘的存在相當零碎,零零散散存在於社會各個領域,整合成本極高,社會價值卻很低。現在,借助於共享經濟的各種創新模式,大量的經濟剩餘被整合起來,在所有社會範圍內重新分配供需,於是就產生了新的經濟效益。由此,不但能讓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總體經濟的發展也具備了新的動能。
騰訊眾創空間正在實踐一種面向創業企業的模式:產業生態資源分享。具體來看,眾創空間以企業為核心,分享網路平台流量、技術、產品、辦公環境、軟硬體設備、投資、傳媒等適合企業成長的各種要素,使創業者可以集中精力專注於產品研發與營運等核心事務,大大改善過去創業服務資源閒散化的問題。
不光是企業端可以擁有共享經濟,在社會公共服務領域也可以引入共享經濟。目前,世界主要國家都認識到共享經濟對於資源高效分配的重要價值,高度重視發展共享經濟。
許多國家確立共享經濟的策略性地位,提出鼓勵政策促進共享經濟發展。例如:英國政府2014年制訂共享經濟計畫,旨在打造共享經濟的全球中心、韓國政府提出發展共享經濟示範城市、歐盟發布《共享經濟指南》等。
共享經濟是一場深刻的經濟革命。在去中心化的價值傳承下,合作分享的思維方式成為商業發展的主旋律,這對於整體社會的資源與組織重構、供需重塑,甚至治理模式都帶來巨大影響。正如羅蘋.蔡斯(Robin Chase)所言,共享型企業正在推動這個工業化社會,轉型為協作經濟社會。
儘管共享經濟在中國發展得如火如荼,卻也還沒完全發揮出價值。持續擴大有效內需與加快供給側改革,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的兩項重要指標,共享經濟也在重新構建更有效率、更具持續性的新型供給關係上展現出巨大潛能。
首先,共享經濟讓每個人都有機會參與「供給側改革」這項歷史進程。隨著行動網路發展,智慧型手機與高速無線網路普及,個體自主性愈來愈受到重視。在這種狀態下,每個人都是資訊匯聚中心和傳播主體,每個人都是雇主和雇員。新興的共享型企業不再生產商品,而是提供資訊和交易平台。
其次,企業與企業間的共享,將有利於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隨著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的深度融合,一批創新型共享經濟平台脫穎而出,得到消費者與市場的廣泛認可。粗略估算,2015年,共享經濟在中國市場總體規模約有1萬多億人民幣。共享經濟正從交通運輸及住宿領域,拓展到個人消費的各種領域,同時企業端市場也逐漸成形。
可以預見,這場已經影響了數億人的共享經濟風潮,將重新構建個人與個人、個人與企業、企業與企業間的連結,提升整體社會經濟的運行效率,有助於推動國家經濟加速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構建一個更富有人文情懷的社會。
好評推薦
共享經濟的特徵在於大眾參與、資源有效配置、提升顧客體驗。這種「不求擁有,但求所用」的新經濟模式,既符合供給側改革的要求,又滿足消費者的潛在需求,是未來經濟發展的一股新動能。
——程維,滴滴出行創辦人兼執行長
共享經濟做為互聯網向實體經濟運行繼續深化的產物,會繼續改變我們對閒置資源、合作模式等的看法,最終將提升資源的配置效率。共享經濟當前的發展仍處於起步階段,但其未來發展空間已在我們面前打開。
——巴曙松,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
供給側改革與新經濟的交集,在於一切以用戶為依歸。符合需求的,就多供給;不符合需求的,就少供給。產能過剩與共享經濟的區別,在於前者擁有而不使用,後者使用而非擁有。能夠利用的,就不要浪費;能夠分享的,就用來雙贏。本書告訴我們的,就是這些樸實的道理。
——姜奇平,中國社科院資訊化研究中心祕書長
共享經濟是提升傳統經濟的新引擎,也是助推資訊經濟的新動能。這部資料詳實、視野寬闊、生動有趣的書,展現了作者多年的互聯網積澱和深入思考,也是對「互聯網+」策略的延伸與拓展。
——段永朝,財訊傳媒集團策略長
騰訊集團主要創辦人,現任騰訊集團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2016年兩會提交議案〈關於促進共享經濟發展釋放經濟成長新動能的建議〉。
騰訊研究院資深專家,曾任中信證券互聯網首席分析師、互聯網實驗室總裁。
騰訊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互聯網新興產業經濟。
騰訊研究院法律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中國傳媒大學碩士生導師。
2017/02/24
BCB606
天下文化
平裝
14.8×21cm
黑白
9789864791668
512
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