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為什麼高層容易聽進那個人的意見?」的人物,他在其他人看不見的地方,一步一腳印地鞏固自己在公司裡的地位。
圖片來源:freepik
曾是上班族的我,退休之後才發現:
「四十幾歲養成的這些習慣,幫助我成長茁壯。」——佐々木常夫
由於曾經任職於企劃部與管理部,我很早就注意到鞏固公司內部的重要性。
業務員通常把工作重心放在外面的客戶,而我的工作重心則是公司內部的經營團隊與上司,也就是與我在經營會議上提出的企劃案等工作相關的對象。
我平時就記得多與上位者密集溝通。當中投入最多心力的,就是開會前的準備與事前溝通。
中階的管理階層無法直接出席經營會議,因此平常就要去拜訪常務董事、專務董事,針對下次會議討論的案子進行說明,同時也表達:「身為提案人,我有這些想法。」
如果上司們對我的想法有興趣,我就會開口拜託:「您願意在會議上為我美言幾句嗎?」透過這類遊說,我在公司裡的盟友也逐日增加。
各位任職的公司裡,是否也有「為什麼高層容易聽進那個人的意見?」的人物存在呢?那是因為他在其他人看不見的地方,一步一腳印地鞏固自己在公司裡的地位。
(本文摘自《40歲一定要養成的關鍵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