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工作上了軌道的同時,如果家裡正好有年紀還小的孩子,照顧孩子也很花時間。因此四十幾歲的男女經常抱怨:「我想在工作上全力以赴,卻又必須把時間分給家人。」

圖片來源:hrmagazine
雖說四十歲之後要下定決心終生當個上班族,另一方面,這個階段也是家裡狀況特別多的時候。
近來雙薪夫妻愈來愈多,丈夫與妻子必須分攤家事及照顧小孩的責任。工作上了軌道的同時,如果家裡正好有年紀還小的孩子,照顧孩子也很花時間。因此四十幾歲的男女經常抱怨:「我想在工作上全力以赴,卻又必須把時間分給家人。」
遇到這種情況的人不是只有你,即使沒有說出口,幾乎每個上班族都抱持同樣的想法。當然我也不例外。我剛升任課長、進入四十歲時,內人卻病倒了,頻頻進出醫院;家裡當時還有三個分別是國中生與小學生的孩子,而且長男還是自閉兒。
我獨自承擔起家事與照顧小孩的工作,因此每天必須在傍晚六點準時下班,才能夠趕在晚上七點回到家,做晚餐給孩子們吃,並準備隔天的便當。我早上五點半起床,為孩子們料理早餐與便當,讓他們準備上學;然後我七點出門,比規定上班時間提早一個小時,也就是八點進公司—這就是我每天的行程。
我不僅有效率的處理家務,在工作上也避免加班,打造可以提高產能的機制,因此團隊能做出一番成果。
不過坦白說,我心中不時焦急的想著:「如果能有更多時間工作,我就可以創造更豐碩的成果了。」我一直期待早日當上課長;等到夢想終於實現時,我更想要擁有自主的時間。
然而不管我怎麼煩惱,眼前的現實也不會改變,因此,我決定接受。一離開公司,我只想著家裡的事情;一走出家門,我只想著公司的業務。我下定決心將兩者完全切割,不受任何一方的問題牽絆。
對於公司與家庭,我都盡自己的能力做到最好;由於可利用的時間有限,因此我思考如何以最短路徑達成目標,捨棄不做也無妨的事,任何情況都擬定策略面對。
我覺悟到自己只能像這樣一步一步前進。悲觀沮喪或怨天尤人的哀嘆:「為什麼只有我這麼倒楣?」於事無補,唯有下定決心:「自己心中的煩惱要靠自己解決。」才會有轉機。

(本文摘自《40歲一定要養成的關鍵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