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人生下半場的任務之一,就是找出自己上半場愛過的人,讓愛的回憶更加鮮明透亮。
圖片來源:Pexels,CC0 Licensed.
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寫道:「唯有深切去愛,才能承受巨大傷痛;也唯有持續深切去愛,才能治癒巨大傷痛……憂傷永不致命。」失去我們記得曾愛過或被愛的人令我們落淚,但不會生病。因此,我們年老時,人生變成所有我們愛過之人的集合,別把任何一人拋在腦後。
人生下半場的任務之一,就是找出自己上半場愛過的人,因此找回失去的愛,是過去影響現在的重要方式。
由於談論逝去的愛,遠比讓人走入心房容易,心理治療有時過分強調目前的憂傷,未能協助病患記住過往的愛。輔導人員有時會忘記,哀痛的心理動力輔導重點,通常比較是紀念逝去的愛,而不是說再見。
靈長動物的大腦用途是留住愛而非放手。
我們在一生中也同樣經常「發現」先前遺忘的愛。我們愛過的人,不會完全被忘掉。那是記憶的好處,也是詛咒。憂傷令人心痛,但要是不存在心理衝突,不會使我們生病。此外,如同河川侵蝕可讓埋藏的地層見到日光,生活帶來的侵蝕也會讓先前被痛苦、憎恨與不成熟所掩蓋的愛的救贖記憶,重新湧上來。
重點是重新找到這份愛嗎?或這是個可以反覆紀念雙方情誼的機會?就像腦中有個充當燭臺的空酒瓶,酒或許是生命中一開始帶來溫暖的東西,然而酒喝光了,只剩冰冷空玻璃瓶還在。直到我們在回憶之中,重新點燃飲酒作樂的蠟燭。蠟油滴下時,蠟燭成為溫暖象徵,在燃燒之中幻化成不同形狀、不同顏色,生氣勃勃,帶著新溫暖。
早年的愛或許「逝去」了,因為它們被視為理所當然,不曾被回頭看一眼,然而回想與再次提起,讓過去的愛益發鮮明與真實。
(本文摘自《哈佛教你幸福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