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人生下半場的任務之一,就是找出自己上半場愛過的人,讓愛的回憶更加鮮明透亮。
圖片來源:Pexels,CC0 Licensed.
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寫道:「唯有深切去愛,才能承受巨大傷痛;也唯有持續深切去愛,才能治癒巨大傷痛……憂傷永不致命。」失去我們記得曾愛過或被愛的人令我們落淚,但不會生病。因此,我們年老時,人生變成所有我們愛過之人的集合,別把任何一人拋在腦後。
人生下半場的任務之一,就是找出自己上半場愛過的人,因此找回失去的愛,是過去影響現在的重要方式。
由於談論逝去的愛,遠比讓人走入心房容易,心理治療有時過分強調目前的憂傷,未能協助病患記住過往的愛。輔導人員有時會忘記,哀痛的心理動力輔導重點,通常比較是紀念逝去的愛,而不是說再見。
靈長動物的大腦用途是留住愛而非放手。
我們在一生中也同樣經常「發現」先前遺忘的愛。我們愛過的人,不會完全被忘掉。那是記憶的好處,也是詛咒。憂傷令人心痛,但要是不存在心理衝突,不會使我們生病。此外,如同河川侵蝕可讓埋藏的地層見到日光,生活帶來的侵蝕也會讓先前被痛苦、憎恨與不成熟所掩蓋的愛的救贖記憶,重新湧上來。
重點是重新找到這份愛嗎?或這是個可以反覆紀念雙方情誼的機會?就像腦中有個充當燭臺的空酒瓶,酒或許是生命中一開始帶來溫暖的東西,然而酒喝光了,只剩冰冷空玻璃瓶還在。直到我們在回憶之中,重新點燃飲酒作樂的蠟燭。蠟油滴下時,蠟燭成為溫暖象徵,在燃燒之中幻化成不同形狀、不同顏色,生氣勃勃,帶著新溫暖。
早年的愛或許「逝去」了,因為它們被視為理所當然,不曾被回頭看一眼,然而回想與再次提起,讓過去的愛益發鮮明與真實。
(本文摘自《哈佛教你幸福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