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老了不代表甚麼事都做不好,也許體力和精力都較年輕時差,但老年時累積的人生經驗將有助於我們在創造時發揮更大的助力。

圖片來源:pxhere,CC0 Licensed.
不過,目前為止我一直沒回答「老年人也能創造嗎?」這裡直接告訴各位:「當然!」法國印象派畫家莫內一直要到76歲,才開始畫睡蓮系列。美國開國元勳班傑明.富蘭克林在78歲發明雙焦眼鏡。休士頓心臟外科醫師狄貝基90歲時取得手術革新專利。文藝復興畫家提香76歲畫下許多人視為他一生中最原創、最美麗、最有深度的作品。英國指揮家李奧波德.史托考夫斯基(Leopold Stokowski)94歲簽下六年錄音合約,美國女畫家摩西奶奶(Grandma Moses)100歲還在作畫。
彼此相隔一世代的學者H.C.雷曼(H. C. Lehman)與迪恩.基斯.塞蒙頓(Dean Keith Simonton),各自孜孜不倦研究人生週期中的創造,兩人都發現對多數領域而言,35-55歲這段時期最多產,不過塞蒙頓總結最新證據指出,「創造者在60歲或甚至70歲時,生產力至少和20歲時一樣⋯⋯80歲也依舊可以有重要貢獻,只不過速度慢一點。」當然,精力的確會隨年紀下降。我們的精力、能不欠氧債(註一)就運動的能力,20歲後就直線下降。音樂大師卡薩爾斯90歲後,依舊能在早晨表演精采的鋼琴與大提琴,但靠近傍晚時通常就累了。部分八旬人士依舊能跑馬拉松,但得慢慢跑,而且次數沒以前頻繁。此外,「量兩次」所需的小心翼翼會被年輕人視為墨守成規,然而這樣的謹慎對駕駛所有笨重機械—例如遠航客輪、中國政府或八旬者搖晃的雙腿—來講都是必要的。老年人通常謹慎行事,小心駛得萬年船。
最後,所有的人生都是一場旅程。也因此等到了尾聲,就算行動遲緩,通常依舊比一開始更接近目的地。醫學教父奧斯勒的精采醫學教科書到了第八版,雖然創意不如第一版,卻更臻完美。愛迪生每一代的新燈泡,雖然不再令人驚歎連連,同樣愈變愈好。
註一:oxygen debt,指缺氧呼吸一段時間後乳酸堆積,肌肉反應變慢。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