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或許「事業發展」與「家庭/個人生活」不再是對立的關係,而是可以同時兼顧的職涯規劃。
圖片來源:unsplash
「事業發展」與「家庭/個人生活」是互斥的,是必須從中二選一的嗎?
成為了母親,是否就等於再也無法決定和設計自己的人生了呢?
15年前,我與許多女人一樣面對了這樣「非A則B」的糾結。而最終,我決定放棄單選,擅自將這題目改為「複選題」,開始了我15年創業與育兒生活並行的日子。如今我確信,「事業/生活」不只不互斥,還能共融與共榮。
現在的大環境已經與15年前大不相同,「斜槓人生」與「居家創業」在這幾年蔚為風潮,有許多領路人的分享,也有成功的經驗來增強信心。但在當時,我任性地離開了「大家都這麼做」的正常軌道,手上卻沒有地圖,就像在迷霧中獨自摸索的探路者,得靠自己開疆闢土,走出一條不一樣的路。這過程中的確常要面對無人理解的孤獨,以及承擔雙重角色的辛苦。
然而,當我回首這些年的點滴,以及當初這決定為我帶來的現今生活,辛苦都已經過去,留下的是我與孩子們朝夕相處的回憶與感情,屬於我自己的多份事業,以及一份帶給我與家人安穩生活的被動收入。
我感謝女兒的到來,讓我在創業之初就決定選擇「事業」與「生活」雙軌同時運行。原先擔心孩子是「人生阻礙」的我,卻發現他們成為我的動力與保護網,讓我必須奮力往前衝,卻仍舊保有幸福無憾的生活。從一開始是「必須」,到後面變成一種「堅持」,而現在是一種「享受」。
時至今日,我仍舊是3歲兒子與青春期女兒那「隨時都在」的媽媽。
當這本書的最後一篇稿件交出去時,我們全家正在義大利佛羅倫斯度假,同時我的多份事業仍舊自動運作著。
我終於熬過了那個「兩頭燒」的階段!這15年之中,加起來我總共有8年的時間都「全時間」在家裡一邊當媽,一邊花每日3小時以內的時間工作,仍舊能夠妥善經營好事業,甚至能不斷豐富自己的斜槓人生。原來,「創業」真的沒一定要夙夜匪懈、至死方休的!
「讓更多父母實現『事業/家庭』共融共榮的生活」是我的志業。在這本小書中也分享了多年來事業與家庭並行的心路歷程與經驗祕訣,特別是時間與情緒管理、多重角色的扮演,以及創業所面對的酸甜苦辣。期待能鼓勵與我抱持同樣夢想的爸媽們,勇敢複選!也能幫助想經營精采「斜槓人生」的朋友,踏實圓夢。
(本文摘自《我在家,我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