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下次,當有人對你叨念往事時,試著靜下來,感受對方那說不出口的身心靈訊息,並且看著對方的眼睛,說聲:「我懂」。我相信,在那一刻,這句話會發揮神奇的力量,讓對方那個一直找不到出口的情緒謎團,終於因為被理解,而慢慢煙消雲散。
圖片來源:pakutaso 文:丘美珍
有一次參加心靈工作坊,有一個資深女兒說,她的媽媽常常對著她抱怨同樣的往事,尤其是已經過世多年的爸爸,曾經如何錯待了她。「媽媽的抱怨就像錄音帶,找到機會,就一字不漏的重播再重播。」媽媽這個習慣,顯然讓這個女兒十分困擾。
「那麼,你怎麼回應呢?」老師問。
「我實在聽膩了,就會說,我知道了,你說過很多次了,不要再說了。」資深女兒有點不好意思地回答。
最近讀到歐普拉的新書《生命不斷對你訴說的是……:歐普拉覺醒的勇氣》時,看到一段話:「說得出口最重要的三個字,並非我愛你,而是我懂你。」我頓悟到,這就是在許多家庭對話中,我們所欠缺的省悟和覺察。
在大多數時刻,我們用「言語」溝通人際,彼此理解日常生活,談天氣、食衣住行,安排各種會議,做出各種是或非的決策。
「言語」很好用,但是言語不夠用。尤其,在我們的身心靈遭受到誤解或創傷時,通常內心中那錯綜複雜的沮喪、羞辱、悔恨、不甘……種種難以平復,無法言盡的感受和情緒,像一個飽含過多情緒訊息的謎團,在體內流竄,讓人周身不適。
這一個謎團循環體內,來到喉嚨時,有人嘗試為自己發聲解讀這個巨量情緒訊息。但是,破碎的言語,片段的描述,無法翻譯這其中訊息於萬一,以致聽者仍舊無法理解。於是,就像一封送不到正確電郵住址的信件,這封「言語的信」,不斷反覆重送、再送,企圖讓收信人接受成功,企圖讓自己被理解,只是,這一切往往徒然。
我想,在此時此刻,重要的不是言語的說和聽,而是彼此以身心靈同步進行的共鳴和理解。說者用言語無法表達出來的感受、情緒和記憶,需要聽者的同理和共鳴。有一天,當這一個情緒謎團終於被旁人感知並且接納,這種被人理解的釋然,會慢慢帶來身心的療癒。。
下次,當有人對你叨念往事時,試著靜下來,感受對方那說不出口的身心靈訊息,並且看著對方的眼睛,說聲:「我懂」。我相信,在那一刻,這句話會發揮神奇的力量,讓對方那個一直找不到出口的情緒謎團,終於因為被理解,而慢慢煙消雲散。
【書籍資訊】
《生命不斷對你訴說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