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已是午夜闌珊的小酒吧裡,最後剩下的幾個熟客有一搭沒一搭聊著,突然有人提起了你的名字。我說四、五年前有天晚上還在街上遇到過你。接著那人頓了頓,臉上閃過一絲欲言又止的表情。
圖片來源:unsplash
已是午夜闌珊的小酒吧裡,最後剩下的幾個熟客有一搭沒一搭聊著,突然有人提起了你的名字。我說四、五年前有天晚上還在街上遇到過你。接著那人頓了頓,臉上閃過一絲欲言又止的表情。
「他已經走了。你不知道嗎?」我怔住了,隔了幾秒才咬著唇回問一句:怎麼走的?那人說,也是輾轉聽來的,不清楚。酒一下子醒了,拿出手機上網谷狗,只發現一、兩條聊天留言提到這個消息,時間都已相隔久遠。我心想,這真是你的風格,像是永遠沒人能摸清的謎。感覺胸前一陣糾悶,努力想記得,最後看見你的那天晚上,心想那應該就是你離去的前後。
繼續喝酒唱歌的他們,不了解我的驚訝與不捨。那你呢?我的反應該是你意料之中的吧?我到底還是捨不得你的。竟然,你已經走了這麼久了。怎樣?你們是有在一起過嗎?有人問。沒有。我們沒有在一起過。我說。(向你告白過三次的這個人,你曾想過要跟他告別嗎?)
人海中一鬆手就是生死茫茫。你其實早就與我無關了。我連你的電話號碼都刪了。
認識的當年,如今想來已宛如前世的上個世紀末,三十歲還不到,一群男生總愛把人家咖啡廳占到打烊,怎麼都不肯散。那年,我們都才剛發現自己,剛發現在這個城市裡自己的同類。不同的背景,差不多的年紀,我們都陶醉在自己的青春裡,仍相信傳說中的愛情,即將會如同一陣清風拂來。我們的笑聲裡難掩那份遲來的羞怯與期盼......
風來花開,那樣的季節還會遠嗎?
難道是,我們都終究沒等到那一天?
竟是在這樣一間沉暗氤氳的吧裡得知你的離去,與記憶中的我們終究太格格不入了。二十幾歲的大男生們,一九九○初風華時髦的台北,那才是屬於這個故事的背景。快三十年了,圈內真正後來還會保持聯絡的,仍是初相識的一群。只是有人在北京,有人在上海,或北中南已分散在島上的各處。後來的我們再也沒有當年那種單純的自信,都受傷了,都痛哭了,瘋言瘋語,逢場作戲,都結起了冷漠的痂。
後來,也只有與這幾個老友碰面時才會向彼此揭開那些瘡疤。
有些事只有我們懂。只有在上個世紀,第一次決定不再躲在暗處勇敢尋愛的我們才懂。你不知何時就已退場缺席,沒有人知道你的近況,除了在廣播裡仍可聽見你的聲音,卻從沒注意到,你的節目不知哪時起已經從頻道上消失了。此刻的我不知道是否要通知當年的其他人,他們勢必不會如我,把你擺在心中如此之深的抽屜。
但是又該跟他們說什麼?直到你已離去,才發現對你的所知仍這麼有限。我甚至擔心,在抽著菸想寫下我們故事的此刻,會不會不小心透露了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