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平心而論,創業家兄弟可說是台灣電商界近10年來的一個奇蹟,因為與他們同期的成功平台業者,某種程度上都是靠母集團的關鍵資源挹注,才能在這個已進入成熟期的行業中,打下一片江山。
圖片來源:pixabay 文/林之晨,AppWorks 創辦人、TiEA台灣網路暨電商協會理事長
平心而論,創業家兄弟可說是台灣電商界近10年來的一個奇蹟,因為與他們同期的成功平台業者,某種程度上都是靠母集團的關鍵資源挹注,才能在這個已進入成熟期的行業中,打下一片江山,例如,momo靠富邦集團的系統平台崛起、博客來受益於7-ELEVEN到店取貨、蝦皮靠Sea集團資源補貼運費,而udn買東西、售票網則是基於聯合報系的媒體、活動實力。
整合集團資源打造次世代商業模式,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台灣電商市場每年成長上千億,大家各憑本事搶餅,也沒有對錯。
但如果你問業界朋友,沒有集團資源的創業家兄弟,之所以能殺出這條血路的關鍵在哪裡,其實沒有太多人說得出來。事實上,即使在創業家兄弟已經躋身IPO電商三雄,營收成長持續領先大哥、二哥,還展現出穩健獲利的今日,仍有不少人會懷疑他們規模不夠大、SKU(商品)數太少、到貨較慢、沒有倉庫等等「缺點」,長期會有瓶頸。
理解創業家兄弟的人,就知道這些外表的「短處」,其實都是他們刻意選擇下的「短期處理」,為了在超競爭的電商市場先存活、求成長,所採用的減法思維。未來隨著規模放大,會再按部就班,在對的時機加回去。
所以,看創業家兄弟,要看他們從0到1,再從1到100這條路上,每個時間點選擇做什麼、不做什麼,更重要的是,在各別階段,從商品、價格、行銷到客服等,商業模式的各環節上,他們如何依據當時情境,採用最適切,又最和諧的設計。
其中和諧尤其重要,但很容易被忽略,即使有注意到,也往往容易顧此失彼,甚至挖東牆補西牆而不自知。這點是我佩服創業家兄弟的地方,他們每個當下的模式,各個「元件」單看沒什麼了不起,但組合起來完全沒有縫隙。
這樣一個故事是複雜、不容易講的,而天下文化願意支持本書作者傅瑋瓊,花大量心思去採訪、收集資料,把Jerry(郭書齊)他們四個人從地圖日記開始的這11年歷史,從各個面向紀錄下來,整理成書,貢獻給台灣創業者以及網路、電商等數位產業經營者,非常重要的案例。
這個案例不只幫我們理解創業家兄弟這個團隊,為什麼能在這麼短的時間、運用這麼少的資源,就突破巨頭盤據的電商市場,擁有自己一片高地。更為我們證明,商業模式、減法思維、從嘗試中學習,不是只存在商業教科書上的方法論,而是能在競爭激烈的真實世界,幫創業者、經營者化劣勢為優勢,用槓桿撬開空間的有效武器。
換句話說,創業家兄弟的成功,不是奇蹟,而是累積。把這條路上發生的點點滴滴,不斷內化,不斷用來修練自己的觀念、方向、拿捏、執行,使實力愈來愈強,外部的勝率也自然跟著提升。
我從這本詳實記錄四位創辦人創業故事的好書中,再次領悟了這些道理,希望你也會。
【書籍資訊】
《成功,就是要快速砍掉重練》
☆2018/12/12前於博客來購買,輸入@kuo再折20元 ↗立即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