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退休生活該如何規劃,令人感到茫然。張曼娟著作《我輩中人》分享,退休後光是把時間排滿是不夠的,退休生活需要安排的是心靈空間。
圖片來源:unsplash
有些中年朋友對退休有著莫名的恐懼,主要是因為退休之後的生活,該如何安排,令人感到茫然。也許可以和老朋友們敘舊,參加健行活動,國內外旅遊,或是學習插花、書法、瑜伽、法式甜點......然而,時間是被安排得滿滿的,有時候甚至覺得疲憊,但心裡還是空空的,彷彿起床也可以,不起床也沒關係,一個接一個的活動,參加也行,不參加也不會遺憾。
我想,光是把時間排滿是不夠的,需要安排的是心靈空間。人生上半場,我們不斷的追逐,過程中會遇見許多人的給予,給予我們機會、給予我們經濟的支持、給予人生經驗的指導,在這些給予中,激勵了我們的鬥志,也加強了我們的能力。走著走著,來到人生下半場,成功或者勝利,不再點燃心中熱情,我們開始思考人生意義,我的存在是有價值的嗎?
人生下半場,因為被需要,於是感到存在的貴重意義。被需要,往往都是從付出開始的。這次去埔里辦青蝶小學堂,其實是體力與意志力的大挑戰,卻沒有人喊累,大家臉上都帶著笑意,活動結束後,每一位參與者都有收穫滿滿的喜悅,向彼此道謝,依依不捨。回到台北後,小學堂的夥伴老師特別向我致謝,感謝我給了她這個機會,並且忍不住想像,什麼時候我們可以去瀑布下,循著歌聲與孩子們重逢?
當我們貼出了青蝶小學堂的活動相片與影片,有幾個朋友私訊我,提出小抱怨:「這麼有趣的事,怎麼沒找我一起?」也有直接提出要求的:「下次記得找我一起去喔,一定能幫得上忙。」
中東詩哲紀伯倫在《先知》這本書裡,談到了給予,也就是付出:
然而有任何你還想保留的東西嗎?
你所擁有的一切,有一天都得給出。
因此現在就給吧,
這樣,給予的時機就是你的,
而不是你繼承人的。
【書籍資訊】《我輩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