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35~65歲,是我們每個人一生無比珍貴的中年。在這段長達二、三十年的中年歲月,我們將從哪裡出發?將會抵達哪裡? 人生半途,該有什麼樣的風和日麗和雨雪黃昏?
圖片來源:Unsplash
文/楊郁慧,天下文化編輯部人文館總監
許多人對張曼娟的印象,仍是《海水正藍》那個年代的抒情女作家,一點浪漫、一點憂傷,充滿愛與美的憧憬。她不但締造了華文暢銷作家的新紀錄,更影響了近40年來讀者的生活態度與閱讀品味。
然而,隨著年邁雙親相繼罹病,她的照顧歷程突然開啟,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混亂。張曼娟鼓起勇氣寫下照顧者的心情,同時深刻探索中年的覺醒、承擔與照顧之路。她先後出版《我輩中人》與《以我之名》,開啟華文世界「中年書寫」、「大人之學」新風潮以及社會議題關注,激起深遠回響,延續至今。
沉潛構思三載,2023年,張曼娟以全新力作《自成一派》思索並想像未來,以及愛與幸福的人生功課,完成了「中年覺醒三部曲」。
才剛跨過中年,怎麼就成了長輩?當長壽時代來臨,成為長輩的歲月愈來愈長,卻沒有人告訴我們該怎麼成為「長輩」。
張曼娟以溫婉之筆,詮釋何謂「成熟的大人」:豁達、自在、溫暖、氣派,與人為善,款待自己;對世界保有溫愛,這才是我們的追求。這些良好的品格,並不是成了長輩才開始修為的,而是人生下半場的當務之急。我們必須認識自己,接納自己,甚至感謝自己,世界才能漸漸完整。
行到中年,才看清了許多人生劇本已經過時,丟掉別人給予的劇本,而要為自己創作一套新的劇本。或許可以讓人生大開展,活成一個自在愉悅的大人。
照顧之路來到第八年,張曼娟說,照顧者難以優先,更遑論優雅,不如說照顧者優秀。暫時的逃避、一點點慈悲的休息並非罪惡,而是不願離棄自己。
「穿上歲月的花甲,終於活成自己的樣子。」《自成一派》不只是中年之書,也不只是照顧者之書,而是寫給自己的書。我就是我,不是其他人。不再懼怕與眾不同,也能甘於平凡知足,真正成為自己的主人。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自成一派,何等自在。
➢【書籍資訊】《自成一派: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