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35~65歲,是我們每個人一生無比珍貴的中年。在這段長達二、三十年的中年歲月,我們將從哪裡出發?將會抵達哪裡? 人生半途,該有什麼樣的風和日麗和雨雪黃昏?

圖片來源:Unsplash
文/楊郁慧,天下文化編輯部人文館總監
許多人對張曼娟的印象,仍是《海水正藍》那個年代的抒情女作家,一點浪漫、一點憂傷,充滿愛與美的憧憬。她不但締造了華文暢銷作家的新紀錄,更影響了近40年來讀者的生活態度與閱讀品味。
然而,隨著年邁雙親相繼罹病,她的照顧歷程突然開啟,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混亂。張曼娟鼓起勇氣寫下照顧者的心情,同時深刻探索中年的覺醒、承擔與照顧之路。她先後出版《我輩中人》與《以我之名》,開啟華文世界「中年書寫」、「大人之學」新風潮以及社會議題關注,激起深遠回響,延續至今。
沉潛構思三載,2023年,張曼娟以全新力作《自成一派》思索並想像未來,以及愛與幸福的人生功課,完成了「中年覺醒三部曲」。
才剛跨過中年,怎麼就成了長輩?當長壽時代來臨,成為長輩的歲月愈來愈長,卻沒有人告訴我們該怎麼成為「長輩」。
張曼娟以溫婉之筆,詮釋何謂「成熟的大人」:豁達、自在、溫暖、氣派,與人為善,款待自己;對世界保有溫愛,這才是我們的追求。這些良好的品格,並不是成了長輩才開始修為的,而是人生下半場的當務之急。我們必須認識自己,接納自己,甚至感謝自己,世界才能漸漸完整。
行到中年,才看清了許多人生劇本已經過時,丟掉別人給予的劇本,而要為自己創作一套新的劇本。或許可以讓人生大開展,活成一個自在愉悅的大人。
照顧之路來到第八年,張曼娟說,照顧者難以優先,更遑論優雅,不如說照顧者優秀。暫時的逃避、一點點慈悲的休息並非罪惡,而是不願離棄自己。
「穿上歲月的花甲,終於活成自己的樣子。」《自成一派》不只是中年之書,也不只是照顧者之書,而是寫給自己的書。我就是我,不是其他人。不再懼怕與眾不同,也能甘於平凡知足,真正成為自己的主人。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自成一派,何等自在。
➢【書籍資訊】《自成一派: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