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他不斷挑戰自我、要求身邊的人讓他 「做對」而非讓他「是」對的,這種堅毅的聚焦,是帶動蘋果公司具備讓人瞠目結舌的能力、能高效運作的部分原因

圖片來源:pakutaso
賈伯斯永遠都做對,因為⋯⋯
「該死的賈伯斯永遠做對。」英特爾的傳奇執行長葛洛夫在舊金山的三一冰淇淋(Baskin-Robbins)一邊咆哮,一邊吃著雅摩卡杏仁奶油糖口味的冰淇淋。當時我正在徵詢他的意見,想知道我該不該進蘋果。
我笑了,我以為他是在講笑話,但葛洛夫對我用力搖搖頭。「不,你沒聽懂我的話。賈伯斯真的永遠做對。我是認真的,就像在當工程師時那麼認真。我不是開玩笑,我也沒有誇大。」
我知道葛洛夫是要告訴我很重要的事,有一部分的我也希望這是真的。經歷了Google充滿創意的混亂之後,進蘋果工作的其中一項吸引力,是我任職的新公司會是一家能讓果決式管理發揮功效的公司,就算這代表要告訴員工該做什麼也沒關係。我假設,蘋果的行事作風是由充滿遠見的賈伯斯告訴大家該做什麼。但我還是覺得葛洛夫太誇張了。永遠都對,可能嗎?
「沒有人永遠都是對的。」我說。
「我不是說賈伯斯永遠都是對的,我是說他永遠都做對。他跟大家一樣,有時候也會錯,但他堅持大家要在他犯錯時告訴他,而且要不客氣,所以到最後他永遠都做對。」
葛洛夫的話,觸動我心中一套複雜又帶點矛盾的信念及理想,那是我對於出色的主管如何讓團隊做對事情的看法。一方面,我鍾愛Google的取向,也臣服於聖修伯里(Antoine de Saint-Exupéry)的管理哲學:「如果你要造一艘船,不要叫一群人去採集木材,別分派他們任務與工作,而是讓他們渴望大海的遼闊無垠。」
另一方面,就像我一開始的故事中說到我在AdSense學到的啟示,我偶爾也會渴望擁有或成為一位無可挑戰的領導者。當我接下蘋果的工作,我發現葛洛夫的說法十分精準。每當有人證明賈伯斯錯了,他通常的反應是他樂於、甚至急於改變心意,但形式極少是「你是對的,我錯了」這般優雅。賈伯斯改變心意的態度,常常會讓人大怒。
一位同事告訴我,他有一次和賈伯斯爭論,但最後退縮了,可是賈伯斯的理由也說服不了他。最後情勢證明我的同事是對的,賈伯斯衝進他的辦公室大吼。「但這是你的想法,」
我的同事說。「沒錯,但你的工作是要說服我說我錯了,」
賈伯斯說,「你沒做到!」
從那時起,我這位同事和他爭論的時間就更長,聲音也更大,他會不斷爭論,一直到他說服賈伯斯、或是賈伯斯反過來說服他為止。因此,賈伯斯之所以能做對,是因為他願意錯,而且他堅持身邊的人要挑戰他。無疑的,他這種風格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他聘用不畏懼和他爭論的人,之後,他又鼓勵員工更加無所畏懼。
另一位同事告訴我,某次她和賈伯斯的爭論,最後說服賈伯斯他錯了,之後他完全接受她的立場,彷彿他一直和她同一看法。她猜測,賈伯斯一心一意要得到正確的答案,所以完全不在乎誰說了什麼。顯然,這種作法會讓人喪氣;人都希望因為提出好意見而被記一功。但他不斷挑戰自我、要求身邊的人讓他 「做對」而非讓他「是」對的,這種堅毅的聚焦,是帶動蘋果公司具備讓人瞠目結舌的能力、能高效運作的部分原因
【書籍資訊】
《徹底坦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