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現代科技的革新,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各種超越人們想像的改變,正在不斷發生。
圖片來源:pixabay 文/陳珮真,天下文化資深編輯
現代科技的革新,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
各種超越人們想像的改變,正在不斷發生。
近日,當監視器和人臉辨識軟體在中國不令人意外的合體之後,以往在眾多電影如2002年《關鍵報告》(The Minority Report)的情節,越來越進逼到我們的生活日常裡。
對人類來說,科技從單純作為工具的角色,結合經濟、政治和人性之後,開始對人們產生一種「惘惘的威脅」。人類到底是走在進步,抑或毀滅的路上,誰都不敢說。
當我們還覺得《A.I.人工智慧》的機器人很科幻、距離我們很遙遠,當我們還在同情被拋棄的有感陪伴機器人,機器人可能搶走我們工作的現實卻愈來愈迫近,更不用說穿戴式裝置、自動駕駛、無人機、陪伴型機器人等應用,已逐漸進入人類生活中。
面對這些社會和生活中物換星移的巨變,資深媒體人王力行從重要社會領袖的採訪現場,到近年科技對人們生活本質的重大影響,帶著媒體人的使命和憂心長期追蹤、觀察。
面對現代社會種種亂象,她一針見血的指出科技人類生活的影響,提出各種問題和觀察:
「假如政府無條件的保障你有基本收入,你還會去工作嗎?」
「未來你的工作會被AI取代嗎?」
「『破壞式創新』如何運用在社會、政治中」
「假新聞該如何防堵?」
「50歲的你該怎麼辦」等。
在每篇簡潔、雋永的文章中,都會有一個發人深省的觀察,清晰的論述和行文,讓人在靜心閱讀之餘,也能感受到一種穩定力量。
第二部收錄了王力行歷年幾篇對亞洲的政治、經濟重要人物的專訪,她也提到自己透過採訪這些重要領袖人物,學到了「縱觀全局、透澈事理、直指問題核心」的智慧。
尤其在這個快速轉動的世界裡,難得靜下心,回顧我們一路走過來的美好舊時代,透過字裡行間記載的深刻對話,得以了解那個時代的豪傑是如何懷抱理想和魄力革新,為如今的繁華鋪路。
那麼,如今的我們,面對科技的威脅與繽紛,民主的自由和亂象,又該如何面對迷惘與不安,在紛亂的世界裡保持清醒?甚至為後世留下一點什麼呢?
對此王力行引佛里曼的建議鼓勵大家要:終身學習、增長技能,以迎接全球化與科技化的巨變。
不過,時代的巨輪雖然可怕,她還是相信人性的力量才是唯一的解藥:「面對未來可能一半以上工具會被AI取代,只有人的愛心、人的關懷、服務,才是人類可以發揮的空間。」
真的,唯有自己的心先穩下來,世界才能定住。
【書籍資訊】
《你知道的遠比你想像的少》
出版日期:2019.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