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當愛不在了,而我們,還在此世的人,如何面對這個不在?世間的愛無常,生滅隨時,唯一與你相伴終生的是自己,唯一你可掌握的是 「反求諸己」。
圖片來源:unsplash
孩子四、五歲時,我讀繪本《月亮不見了》給她們聽,主題就是如何讓孩子面對父親消失了。當時我未嘗不掙扎,要在她們那麼幼小時,就知道死亡或親愛的人未必永遠可以在一起嗎?我教了,告訴她們,月亮不是不見了,只是有時看不到,看不見不代表不存在,它可能躲在陽光之下或烏雲之中,它在,它一直在。
但是,離婚不只如此。生變的不只是夫妻之情。我們離婚十五個月後,YiYi回台度假。有一天她在住家附近等紅綠燈時,碰到她爸爸從另一個路口走來,他重重戳她一下就走了。
她看著他背影問: 「爸爸不說句話嗎?」他回頭看她一眼,一臉百感交集,然後繼續走他的路。YiYi那天在日記上傷痛而困惑的寫著: 「如果爸爸已經不把我當家人,我還是一個有爸爸的人嗎?」
這真的是謎。
愛不在了,而我們,還在此世的人,如何面對這個不在?這個問題比離婚法規及雙方利益分割困難得多。
很不容易,因為我面對的是曾經我信任到可以將性命相託的人,而那人現在只剩一坨黑影,甚至讓我恐懼到女兒催促我把門鎖換掉。那人在我心中一直是個彬彬君子,當初我嫁給他唯一理由是 「這個人若從世界消失,我會很遺憾」。老天啊,後來事情怎麼會變成這樣?
月亮不是看不見,是真的不在了。
我快滅頂了,女兒努力以愛來渡我過河。我和YiYi曾去京都自助遊,在人潮中,她突然遠遠在背後喊我, 「姆姆」,我回頭,看到她一張笑臉,她說: 「人群裡我喊姆姆,別人發現我姆姆是誰,我都會很驕傲:嘿嘿這是我姆姆。」我永遠記得那張臉,那一刻。
她希望我從本質上喜歡自己,正如同我常跟她說的。
有一天,我也會不在了,女兒呼叫我,我也聽不到了。或者,我老到忘記這個世界,也忘記她們了。但她們都要愛自己,相信自己獨一無二,也要相信只要自己努力一點,世界的的確確就會向上一點。
世間的愛無常,生滅隨時,唯一與你相伴終生的是自己,唯一你可掌握的是 「反求諸己」。若你對自己和世界的愛、信任不在了,若自己也放棄了,親人、朋友無論如何輸送生命指數給你,你也走不下去。女兒,不論發生什麼事,我們一定要相信自己、從本質上愛自己。並且不要對世界失望。
【書籍資訊】
《你的傷只有自己懂》
出版日期:2019.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