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5G網路能夠同時傳送、接收所有身體移動變化,甚至包括觸感數據(依使用的觸覺感測器而定),沒有時延或頻寬不足的限制,使用者得以感受更「真實」的沉浸式VR。
圖片來源:pixabay
2016年12 月 30 日, 王菲在上海舉辦一場以VR(virtual reality,虛擬實境)直播為主的演唱會。據報導,此次演唱會在直播結束時,共有88,000人在線上付費觀看,每人30元人民幣。
一位觀賞直播的記者談到,戴上VR頭戴裝置,多數情況下,你所在的位置(一台攝影機的位置)是最靠近舞台的,比第一排超級VIP座位還更接近王菲。
另有一台攝影機,架設在舞台後方,你可以和王菲用同一個視角看整個現場;此外還有一台攝影機在合音歌手的前方,又是另一個不同視角。
變化1:身臨其境的感受
這場VR直播,從機位擺設到內容呈現,都讓使用者充分享受到「身臨其境」的現場感。VR體驗,並非5G的專利,消費者在4G網路早已初次體驗,只是時延和容量問題,讓這項體驗沒有想像中美好。
變化2:快速回饋
時延,即訊號從輸入到輸出所花的時間,是體驗沉浸式VR的關鍵因素。
當你向前行進,頭向左轉(輸入),你收看到的影視畫面(輸出)也跟著立即改變。
在理想情況下,5G的時延為1毫秒,加上10Gbps的數據傳輸速率,讓VR得以做到輸入與輸出之間能夠即時互動。
反觀4G, 一般情況下, 傳輸速率為20Mbps ∼100Mbps,時延約為50毫秒,無法應付VR對速度和時延的嚴格要求。
變化3:多維度感官刺激
5G可以在VR中提供六維自由度,使用者可以即時旋轉360度VR視圖。換句話說,頭部移動會讓使用者連帶產生視角移動,所看見的畫面完全不同。這一點,是4G無法做到的。
目前大部分VR產品只有三維自由度,使用者可以轉動頭部並觀察四周環境,但在VR中的畫面視角無法即時顯現變化,因為目前的無線網路無法傳送並接收頭部和身體同時移動產生的大量數據,再加上時延造成遲滯現象,大幅降低了沉浸式VR的效果。
然而,5G網路能夠同時傳送、接收所有身體移動變化,甚至包括觸感數據(依使用的觸覺感測器而定),沒有時延或頻寬不足的限制,使用者得以感受更「真實」的沉浸式VR,例如:
變化4:實體與虛擬界線模糊
2019年1月,AT&T宣布,將把5G帶到位於美國德州阿靈頓市的AT&T體育館。
「預期5G將令現場觀眾模糊實體與數位,以戲劇性、令人興奮的方式,改變體育館內的體驗。這不是當今網路可以實現的,」AT&T無線技術資深副總經理艾爾巴茲(Igal Elbaz)表示。
為做到VR轉播,體育館內配置許多攝影機,從不同位置取景。
現場觀眾坐在位置上,實體視角固定,但若有支援5G的VR輔助觀賞,將可選擇從不同攝影機取得畫面,看到更多比賽實況。
這種體驗讓觀眾超越物理極限,在館內自由移動位置,看見更多畫面、看得更清楚。
【書籍資訊】
《行動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