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若是想要讓辦公室空間乾淨清爽,每個區塊都必須有負責的人收拾整理,至於收拾整理的方法,就交給每個負責人自行判斷。
圖片來源:pexels
成事在心
所謂的整理,就是把不需要的東西丟掉。如果不需要的資料和不需要的書混在裡面時,不僅無法立刻找出需要的資訊情報,還會讓辦公室顯得雜亂,工作起來不愉快。
然而,這道理明明大家都懂,也是理所當然的事,但不知為何實際執行起來就是困難重重。何以如此呢?這是因為有些破破爛爛的信件和雜誌,乍看之下以為是垃圾,對公司來說卻是寶貴的資料,對某些人而言,這些信件甚至是寶物。
因此,收拾辦公室的工作,不論是對工讀生或是一般員工來說,都很困難。因為無法判斷東西重要的程度。所以,整理整頓時,公司領導人也要一起做才行。
問題是,一般公司多半將整理的工作交給最資淺的人去做,結果不是重要的東西不小心被丟了,讓丟東西的人因此被責怪,使得大家都不開心,要不然就是收拾的不徹底。
整理是有方法的。要能整理到需要什麼時馬上就能拿出來,這道理大家都明白,但問題是,如果不清楚需要的資訊範圍,就不知道該將那些資訊歸納在一起,也就不知道該從何整理起。
於是,許多公司都只是姑且讓許多人保管著相同的資訊情報。書籍和雜誌也一樣,往往沒有任何的整理,只是分散在不同部門。
然而,如果不確定好誰需要什麼資訊,決定好分類歸納的方法,以及各種資訊的負責人,就無法隨時拿出當下需要的資料。在我的辦公室,訂購哪些雜誌都是決定好的,不僅妥善放在固定的地方,每一本雜誌的管理者也都有明確規定。
若是想要讓辦公室空間乾淨清爽,每個區塊都必須有負責的人收拾整理,至於收拾整理的方法,就交給每個負責人自行判斷。也因此我辦公室的每個角落都整理得很好,需要的東西永遠能在需要的當下拿出來。
至於企劃所需的數據和資料管理,因為還停留在暫且由某個人保管的階段,目前正在重新規劃能隨時拿出所需資料的管理方法。
但不論如何問題的癥結都在於,組織的領導人是否「堅持」打造出一個讓大家方便工作的環境。有夢想就會被實現,一個方便工作的辦公室,是否也應該包括在這個夢想之中?
【書籍資訊】
《風格是一種商機》
出版日期:2018.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