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其實這個世界日新月異,任何人前半生甚至大半輩子的知識和經驗,都無法支應這個全新的世界,所以子女其實有再教育父母的責任。
圖片來源:unsplash
被兒子教訓
跟妻兒們去一家麵包店,店員是個甜美的女孩。我因為之前手中一坨髒衛生紙,一路找不到垃圾桶,看那女孩腳邊有個大橘桶,裡頭全是廢紙塑膠袋,遂問女孩這紙團可否請她代丟,女孩很輕快的答應,我笑著謝謝她。
沒想到出來後,兩個孩子一直指責我:「爸鼻,你怎麼可以把那麼噁爛的衛生紙拿給人家?你這不是最討厭的那種顧客嗎?」
我跟他們解釋,我態度很好,並沒有傲慢、羞辱之意。而且你們剛剛也看到了,那個姊姊並沒有不快之色,我只是請她幫個忙啊。但兩個孩子仍是對我一陣圍剿,我覺得他們對我太嚴厲了,心中怏怏。
我知道他們會如此在意,是一種良善和害羞性格的混和,但那若是活在亂數更大的社會裡,這麼小心翼翼怕冒犯到別人,這會讓自己活進一個純淨但孤寂的小房間裡。
不過,我想起有次朋友C說,我們的父母後來因為老去而執拗、退化像小孩。而我們總是想孝順,常敷衍他們,不願起衝突。
其實這個世界日新月異,任何人前半生甚至大半輩子的知識和經驗,都無法支應這個全新的世界,所以子女其實有再教育父母的責任。
這話乍聽不太順耳,但其實若是子女分享他們在其時代的所見所知,並不像我這代,即使成家有小孩了,對老爸仍是唯唯諾諾,也許我父親生前,我可以教他開車、打電動、轉乘捷運,他生命最後兩年,或許不會那麼孤獨的懶坐在客廳沙發。
我想起兩個孩子還很小時,我常教訓他們要有對所處空間的觀察力和想像力,要有同情理解他人的能力。有一次,我們在一家老麵店吃麵,客人非常多,老闆便讓我們和一個老爺爺帶著個小女孩同桌。
這對爺孫倆看起來非常髒、窮,我從大兒子眼裡瞥見一抹嫌惡。當下沒說,等吃完麵走在街上時,我狠狠訓了他一頓。告訴他們別人會有感受的,你從心底排斥對方,對方就會接收到那種被不喜歡的情緒。
孩子可能記下了我給他們的教訓,他們確實在時光中變成比別人柔軟的那種人。但這時我又擔心他們這樣的性子,在真實的世界裡會吃虧。有一次,我們乘坐他們母親開的小車,在巷子裡,前方一台車擋在路上,可能是想要卸貨。
妻按了一下喇叭,那車主或看這駕車的是個女的,一副流氓氣的走過來。我推門下車,大約我魁梧的身材和凶惡的臉嚇到他,他才退回去把車移到路邊。
孩子們像坐在那種遊覽野生動物園的車內,觀看獅子和花豹的鬥爭。我回車上後,他們疑惑的眼睛,似乎拼圖碎塊拼不出一個完整的、在人世間要柔慈謙畏,或凶悍強暴,怎樣的一張圖?
後來我們一起去看了「星際過客」,故事設定是一架遠航太空船,要光速飛行一百三十年,從地球穿越浩瀚銀河到一顆新殖民星。
太空船上的五千名乘客全被設定成休眠狀態,但飛船途經一個大型小行星帶時,護盾嚴重受損,引發故障,必須提前九十年喚醒機械工程師,這使他在絕對孤寂裡像魯賓遜在無人荒島。這部科幻片以男主角忍不住那孤獨的瘋狂,將一個休眠艙裡的美女提前喚醒,和他一起度過這奇異的絕對孤寂。
等所有人到達目的地醒來,他們早已死去了數十年飛行時光。走出電影院,大兒子對我說:「這個男主角和女主角,都是人格很高尚的人。」
我問他怎麼說?他說:「在那樣的壓力下,他們要持續一生,結果沒有把其他五千人全弄醒。爸鼻,如果是你,你一定會把大家全叫醒陪你吧?」這真有趣,人類的道德何其幽微難解?有一天我們不是在規訓與教訓,而是像朋友聊天,討論這些無從選擇的道德難題,這不是很美妙嗎?
【書籍資訊】
《也許你不是特別的孩子》
出版日期:2019.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