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矽谷並不認為一個人需要讀到大學才能成功,甚至認為,並無必要參與各種傳統體制。如果你可以自己創業,何必受雇於人?又何必要受到政府的監管呢?
圖片來源:unsplash
矽谷與教育
教育方面的需求,發展速度已經讓政府跟不上。有好幾代的畢業生,都因為讀大學而欠下創紀錄的債務。
每隔幾年,就業市場就要求新技能。自雇工作在增加。科技也在迅速變化。雖然有新工作出現,但有其他某些工作遭到淘汰。〔例如自動化出現,影響最大的就是零售業勞工。在英國,由於網路購物與自助結帳的成長,在2016年就減少了6萬2千個零售業工作機會。英國零售商協會(British Retail Consortium)表示,未來十年將有90萬個零售工作機會消失。根據基石資本集團(Cornerstone CapitalGroup)2017年的研究,在美國,估計未來十年間有600萬到750萬個零售工作機會面臨「被自動化取代的高風險」。〕
目前的學校體制並未讓學生準備好面對未來的工作。在教育方面,國家與民營各應擔起怎樣的責任,爭論也仍在繼續。在這個快速發展的世界,教育的未來是一個複雜難解的問題。
成功不必讀大學
而講到矽谷與教育,還有一個更宏觀的文化觀點。至少談到高等教育時,矽谷並不認為一個人需要讀到大學才能成功,甚至認為,並無必要參與各種傳統體制。如果你可以自己創業,何必受雇於人?又何必要受到政府的監管呢?
提爾對大學的批評還在繼續。他說大學都是精英導向,不是在讓人準備面對未來。他在2011年設立了提爾獎學金(ThielFellowship),為剛起步的創業者提供10萬美元,讓他們走出課堂、去「打造新事物」。他批評的比較不在於教育本身,而是認為大學機構及教學方式已經過時。
而彷彿也在證明這件事的是,從馬克.祖克柏、比爾.蓋茲到史蒂夫.賈伯斯,這些矽谷最成功的領導者都是大學肄業,而賽吉.布林也未完成博士學位。
但有趣的是,這些人都是先進了名聲頂尖的大學(哈佛大學、里德大學、史丹佛大學),然後才選擇離開;他們並不是完全迴避了這個體制,而幾乎是把入學當成實力的證明,接著就帶著那種可以拿來吹噓的權利而跳船了。
現在的教育真的大有問題嗎?矽谷或許也不是完全錯誤。皮尤研究中心的研究顯示,美國學生雖然生活富裕,但能力遠遠落後其他先進國家。在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rogramme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當中,美國在71個國家名列38名。能否取得優良的教育,會因所在州別(和家庭收入)而有不同。
或許也正是因此,電子學習的市場估值才一路喊到幾乎翻倍。(根據市調公司Orbis Research的資料,該市場估值在2015年為1,650億美元,但預計到2022年,將達到2,750億美元。)
接著要談的就是究竟我們要學什麼、又要怎麼學。歐巴馬政府的前任科技長史密絲曾推動許多計畫,希望低收入公民也能擁有科技素養和寫程式的能力。
皮尤研究中心曾發表報告指出,美國軟體工程師短缺,而且學生在STEM的表現遠遠落後其他國家。世界經濟論壇的《就業前景》報告點出想成功所需的新技能,而在2015年所需的技能,是解決複雜問題、與他人協調、人員管理、批判性思考、談判協商、品質管制、服務導向、判斷及決策、主動傾聽以及創意。
時間快轉到2020年,預測將會新增兩項重要項目:情緒智商、認知靈活性。但在目前的課程中,是否包含這些內容?
【書籍資訊】
《矽谷帝國》
出版日期:2019.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