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在過去二十多年間,網際網路、行動科技的進步,為消費商業帶來一幕幕的驚奇發展,你我都身歷其境。
圖片來源:unsplash 文 / 周宜芳,天下文化特約主編
在過去二十多年間,網際網路、行動科技的進步,為消費商業帶來一幕幕的驚奇發展,你我都身歷其境。
矽谷是創新的同義詞,是經濟成長的火車頭,是文化價值的標竿。矽谷巨頭企業在極短的時間裡,讓社會歷經權力移轉,中產階級消失,超級富豪崛起;經濟發生重大變化,從製造業和傳統業務轉為演算法與數據;矽谷甚至也改變了思想文化,年輕一代的「我的志願」不再是太空人、科學家,而是網紅。
矽谷企業的經營,從創新策略到人才培育,都是大家爭相窺探、模仿的焦點;就連矽谷龍頭企業的領導人,也受到像搖滾巨星般的崇拜,人氣直逼超越好萊塢明星。
全世界都對矽谷引領企盼,矽谷也沒有讓大家失望。它們不以在科技業登峰造極為滿足,不斷把觸角伸向其他領域,讓世人見識到矽谷的非凡身手。
可以說,矽谷巨頭們只要一跨界,就會引爆商業模式的顛覆,每每讓原有傳統業者的腳下之地急速崩毀,如Uber之於計程車業、Airbnb之於旅遊旅館業、PayPal之於金融業。
矽谷巨頭似乎相信沒有它們辦不到的事。它們不但在地表上縱橫,也踏入太空,開闢它們創新實驗的遊樂場。它們不僅主宰科技、商業與經濟,現在更正準備接手醫療保健、基礎設施、能源、太空旅行、教育與郵政系統,甚至有人追求長生不死,信心滿滿地要解決死神。
但是,那些伴隨著指數級成長而來的急速破壞,那些無法逆轉的改變,儘管從商業經營的本質來看,都是合乎效益的做法,但是每一次的破壞與改變,都代表有一群人歷經痛苦而重大的改變,甚至在過程中被抛下、被輾壓,難道我們真能說這就是「進步」,而他們是「轉型失敗」?如果這是「進步」,矽谷追求的進步,真的是我們想要的進步嗎?而矽谷夢想的未來,真的是我們理想的未來嗎?這正是《矽谷帝國》一書的作者以豐富的研究和論述,要引領我們思考的問題。
多年前曾有《沒有中國製造的一年》一書,記述了一個家庭不用中國製造產品的生活實驗與探索。
今日,大概沒有人能夠想像,過一個「沒有矽谷製造的一年」,會是什麼光景。在未來,或許我們真的都會成為矽谷帝國的子民,如果真是這樣,《矽谷帝國》正能讓我們戒慎恐懼,在瞻仰帝國的雄偉與輝煌之時,也看清帝國的黑暗和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