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不必再問遠距工作者「你今天做了什麼」,而是說「讓我看看你今天的工作進度」
圖片來源:unsplash
別再管雞毛蒜皮的事
假如主管的工作內容就是管理員工的座位,這份工作未免太簡單了。
確認手下的工蜂每天早上九點報到,要是他們待到六點以後才走,就在考核表上加顆小星星—一直以來,許多公司的管理就是這麼運作的。這種衡量生產力的標準也太瞎了,這麼多年來居然還能完成工作,靠的其實是工蜂堅忍不拔的意志力。
遠距工作使得這種管理風格徹底站不住腳。「要是我沒辦法看到員工什麼時候進辦公室、什麼時候離開,我怎樣知道他們到底有沒有在工作?」嚴格管理座位的主管一派天真地想。一邊繼續想、還一邊問自己,「我在公司要扮演怎樣的管理角色?難道不是確保員工都有在工作嗎?」
親愛的華生,答案實在太簡單了。主管的職責不是管貓咪別亂跑,而是領導統馭,以及覈實工作成效。這份職位的難處在於,你必須懂得各職務本身的工作內容。假如你不懂底下員工的工作眉角,就沒辦法好好管理團隊。
這並不代表每一位程式設計主管都必須會寫程式(雖然這樣的確有幫助),也不代表每一位設計總監都要負責每個畫面的設計(如果可以,當然同樣有幫助)。
我們想表達的是,主管應該要懂得該做什麼事,瞭解工作進度為什麼會拖延,想辦法解決棘手的問題,得宜地分配工作量,達到適才適所的目標。諸如此類大大小小的事情,總之要確保工作順利進行,將干擾與障礙減到最低。
可以確定的是,有頭緒的主管不需要管芝麻綠豆大的小事。員工何時工作、在哪裡工作,多半無關緊要。不論文案是在倫敦寫出來、程式碼在西班牙的馬貝拉開發,或者設計稿是在奧克拉荷馬洲的愛德蒙完成,都跟文案是否精彩、程式碼是否正確、或設計是否恰當無關。
(截取自本書第187—189頁)
成果決定一切
雇用遠距工作者所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之一,是工作成果變成評斷績效的唯一標準。
要是你整天都看不到某個員工在你眼前出現,唯一需要評估的就是他的工作表現。
許多無關緊要的評估指標因此消失於無形,你根本沒辦法計較他「是否九點準時上班」,或「休息次數過於頻繁」,或「拜託,每次我經過他的座位,電腦螢幕上都開著臉書」。這正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啊!
你唯一能評斷的是「這個人今天做了什麼」,而非「他們什麼時候進辦公室」或「加班到多晚」。重點會轉向實際的工作進度。你不必再問遠距工作者「你今天做了什麼」,而是說「讓我看看你今天的工作進度」就行了。
身為管理者,你得以直接評估工作的成效(這就是你付他薪水的原因),不需操心那些無關緊要的瑣事。最棒的是,事情會變得清楚明瞭。把重點放在工作成果上,你就能清楚看出,公司裡誰真的有出力,誰沒有。
(截取自本書第110—113頁)
【書籍資訊】
《遠距工作模式:麥肯錫、IBM、英特爾、eBay都在用的職場工作術》
出版日期:2020.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