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張教授非常重視「心中沒有尺,就不要入市場」,唯有自己在做好有關住房的功課後,再多去接觸不同的房子,才不會變成毫無主見的房市羔羊。
圖片來源:Unsplash 文/陳珮真,天下文化編輯部副主編
如果編輯說:「買房真的不難。」大概馬上會遭到很多白眼,但如果編輯繼續補充:「只要有錢。」大概就會聽到「齁~這還用你講。」可見買房最大的障礙其實來自自身財務,如果有足夠的存款,你當然可以買在蛋黃區,空間大,最好有VIEW又新,而且不影響日常生活品質。討論到這裡,大家大概就默默點頭,結束話題,各自飄回工作崗位上好好工作,繼續存錢以便他日徐圖。
不知大家沒有注意到,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關房地產的資訊其實比我們意識到的更多,打開手機、電腦,大大小小的房屋廣告湧出,走出家門,大樓牆面常掛著新建案廣告,電線桿貼著中古屋小廣告,出了捷運站,還會遇到發房屋廣告傳單的人,更不用說報紙、雜誌、電視不時放送「房市」相關訊息。種種防不勝防的房屋訊息,都加強了我們對房子的焦慮。
不過,對於在房地產世界浸淫三十多年的張金鶚教授來說,就算訊息再多,最重要的還是回到自己身上。也就是:「我們需要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在這本新書《住房自由的人生》,張金鶚教授無私分享他個人對「住房」的觀念和四次購屋經驗,透過對於「住房」各種方方面面的討論,解開大家對住房的各種好奇與迷思。
讀了之後,會發現其實我們對於房子的喜好和選擇,其實並不是那麼理性,會受到來自家庭環境、工作類型和市場行銷強力灌輸各種影響,因此張教授非常重視「心中沒有尺,就不要入市場」,唯有自己在做好有關住房的功課後,再多去接觸不同的房子,才不會變成毫無主見的房市羔羊。
尤其對有購屋需求者,如果已經存夠的頭期款,這時張教授建議可從最基本的房地產財務分析做起,透過「風險」與「報酬」的評估,後再逐一用「時機、區位、產品、管理、價格」這五大購屋關鍵元素,來釐清自己的真正需求。
當財務分析和購屋需求的功課都做好做滿,在這個房屋資訊日漸透明的時代,他也提醒可要多利用公益平台「好時價」來查詢當下合理的房價,為自己的議價做好「定錨」,讓自己能掌握合理的購屋價格。
當我們能用「理性」的方式來面對住房這件人生大事後,就可以不受各種非理性的雜音干擾,做出正確決定「買對房、住對房」,擺脫無謂的住房焦慮了。
【書籍資訊】
《住房自由的人生》
出版日期:2020.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