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成長的現象就像一個金字塔,只有少數的人能夠歷經所有階段,蛻變出自性之美。

圖片來源:unsplash
在只能前進的歲月路上,女人能否盡情揮灑,始終全體全面的擁抱自己?不必逞強,不必否認,不必演出凍齡戲碼。明明是累進的年齡,活生生活潑潑持續經歷的我之自體,為什麼要凍?
這份任性,才是我的少女心。
成熟並不容易
少女本是美好。每個女人都經歷過少女情懷,可愛又迷人,純真又彆扭。追求夢想的無限可能,勇於創新,歡迎變化,誰不想永遠保留這樣的活力。
我們所處的是一個過度崇拜年輕而拒絕年老的時代,女人以「凍齡」、「童顏」、「逆齡」為美,男性也比上一個世代面對著更強的抗老焦慮。一位經驗豐富的男演員告訴我他要去做醫美,我很詫異,他說:「小鮮肉早就已經取代了演技派。觀眾寧可包容稚嫩演員的疏漏,也不想看見歲月的痕跡。年輕感就是希望感。」
不想被老限制,就要保有年輕的心境,但一味抗拒年紀,堅持「我要永遠像少女」的老少女,那種與現實脫節的假象,反而徹底背離了年輕人最重要的價值—真實與勇敢。
成熟而心境年輕,或是怕老而假裝年輕,自己未必能看清楚,但別人總是一目瞭然。無法成熟的人,只能持續寄居在熟悉的年輕戲服中,遇見無法處理的事,就說「我不用勉強自己」。觸及不可避免的極限,就轉身忽視。
相信自己應該被愛、被幫助,卻始終無法愛自己的全貌,也無法愛他人的全貌。所有扎眼、扎手的,都不碰。因為要避開所有覺醒的刺激,世界愈來愈小,交往愈來愈少。害怕失去青春、愛、優勢,過度的抗拒現實,結果卻失去了更多。
當我們擁有五十年的生命資歷,代表我們曾以五十年的時間,用於生活,在經驗中吸收成長的養分。你我都可能試圖拒絕繼續成長,因為太辛苦,因為太孤獨,因為不想放手。但防衛不是有用的姿態,我們只能前行。唯有接受時光的方向性,才可能讓自我在未來有立足之地。
成長的現象就像一個金字塔,只有少數的人能夠歷經所有階段,蛻變出自性之美。
一位早年就享盡盛名的女性,在接近五十歲時投入了深度的心靈探索。她的前半生具足閃耀於眾人之前的所有元素,美貌、才華、幸運,但是我最敬佩的是她在順遂的前半生之後,願意認真面對時間如何逐漸取走她的珍寶,而不別過眼去。
她告訴我:「有一天我開始看自己,我是誰?我在哪裡?我突然恐慌了。那好像是,我從沒轉大人,可是現在張開眼,周遭的事情已經逼著我要轉老人。」還沒「轉大人」,就要開始「轉老人」。不就是如此?我們可以延遲長大,但終究要趕上進度。
籠罩在以嫩為美的價值觀下,似乎不要老去、永遠年輕才有價值,但這是不可能的。短暫而必將失落正是青春的本質之一,何不持續那份勇敢,追求成熟的美。如同瓜果熟成,在表皮布上紋路的過程中,內裡益增豐潤甜美。
與清晨對應的不總是黑夜,與少女心對照的也不是將死之老。這兩極之間琢磨熟成的時間,應如午後的緩慢和煦。
這就是中年。
【書籍資訊】
《我想看妳變老的樣子:明天的女人,比昨天的女孩更精采》
出版日期: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