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宋美齡的觀點受到她國際背景的影響,促使蔣介石多了解西方的想法

圖片來源:Unsplash
上海商人宋嘉樹(即查理,宋)的子女。宋嘉樹早年即全力支持孫中山革命活動,他的子女在中國國民黨政治系統中都有顯赫的事業前程。
西方世界熟悉的「蔣夫人」宋美齡是查理宋的幼女。她因在麻薩諸塞州衛斯理大學(Wellesley College)受教育,精通英文 。1920年,蔣介石在國民黨內開始嶄露頭角時即向她求婚,但被她拒絕了。他當時還沒有名氣、不擅言詞,何況還是有婦之夫。
到了1927年,情況大不相同。蔣介石已是國民黨內領導人物,而且他和宋美齡交往已有一年多。他已履行了她訂的兩個條件:與前妻離婚、研讀《聖經》並考慮改信基督教。他們在十二月一日成婚,從此以後,她成為蔣介石在西方世界的代言人。
外交官注意到,如果他們見到「委員長」 、經常也會見到夫人;英國外交官羅伯 ‧ 郝威(Robert Howe )在抗戰初期就說: 「很難從中國作風的蔣介石那裡得出確切的印象,他很慢才會做出決定......蔣夫人......則脾氣活潑多變 。」
宋美齡的觀點受到她國際背景的影響,促使蔣介石多了解西方的想法(蔣介石一輩子還沒到過莫斯科以西的國家)。她在婚禮上向孫中山遺像敬禮。她將在孫中山的民國所經歷的最大考驗中,扮演重要角色。
宋美齡的大哥宋子文也是政府要員。宋子文哈佛畢業、英語流利,最大的才華是籌款,擔任財政部長多年(1928~1931年,1832~1933年) 。宋子文在當代西方外交官和財金界人士圈中相當有名氣、孚人望。他相對比較自由派,有助於和美國溝通。
蔣介石的連襟孔祥熙在國民政府財金事務上也扮演極重要角色。孔祥熙自認是孔子第七十五代後裔,但是他的影響力來自二十世紀的關係──他的太太宋靄齡是宋美齡的大姊。從1933年至1945年,孔祥熙擔任中國銀行總裁,同一時期大部分時間他也兼任財政部長,接替宋子文的職位。孔祥熙和宋子文不同的是,他在政治圈或群眾名聲不佳,經常被控是中國首富,也是最貪汙腐敗的官員。
宋美齡另一位姊姊宋慶齡嫁入最佳革命門第──她是孫中山的妻子、遺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