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請常和別人面對面分享你的希望和恐懼,傾聽他人的心聲,而且要抱著誠懇與尊重的態度

圖片來源:Unsplash
光是責備,無法得到真正的好處。責備只會讓人覺得自己該得到補償,但實際上卻又得不到。我們有可能虛耗太多心力在責備上,數年都無法做出有建設性的事。
歷史早有明鑑,人類一旦開始互相指責,就很難讓一切畫上句點。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協約國對德國多所羞辱,將戰爭的全責推到德國頭上,並訂出將德國人壓到難以起身的天價賠償金額。歷史學家公認,這就像是鋪平了道路,直通二十年後法西斯主義崛起、爆發第二次大規模全球衝突。
如果我們可以做到以下幾點,就能放下舊世界,並且克制住我們最壞的衝動:
對於未來,培養出自己一套有建設性的願景,並且不顧一切堅持下去。能看清自己未來的目標,就不會害怕放下你所擁有的過去。
要能瞭解並感受到這個世界本就無常,讓自己習慣不去依戀。許多人都有可能想要讓過去重現。但是歷史告訴我們,情勢劇變的局面下,懷舊的依戀就可能成為敵手的武器,讓我們無法專心於接下來該做的急迫事項;政客也可能利用懷舊依戀,來操弄人民的情緒,令我們默許他們做出不道德的事。
我們如果無法充分理解和接受彼此內心深處的價值觀與合理的擔憂,就不可能在社會上做出重大改變。社會的某些階層,都有可能具有很充分的理由來反對改變;如果我們無法瞭解那些想法,對所有人都不是好事。
例如在2018年,法國總統馬克宏曾計劃調高燃料稅,希望用這種方式來減少碳排放與空氣汙染。但他遺漏了一些人沒考慮到:有些人的生活本來就已經勉強只能餬口,要再增加通勤成本,對他們來說完全無法接受。結果就是燃起一場抗議的怒火,全然出乎政府的意料之外。這場法國的「黃背心」(gilets jaunes)運動,最後讓馬克宏灰頭土臉,撤回計畫。
為什麼社會如此分化?有一部分原因在於:我們愈來愈被自己所消費的媒體類型所區隔。我們比較愛看的,都是與自己意見相同的內容,於是不斷強化自己想聽的、或是已經相信的觀點。而各種經過巧妙編寫的演算法,更是讓這種過程在網際網路和社群媒體上大大加速。 這代表著,我們常常不知道其他人深深重視著什麼、又在想些怎樣的事。
請你走進現實生活,認識你的鄰居、雜貨店裡的人,又或是總和你同一路上班的人。挑戰自己先入為主的想法,也要小心各種的錯誤資訊和不實資訊。請常和別人面對面分享你的希望和恐懼,傾聽他人的心聲,而且要抱著誠懇與尊重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