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疫情改變了上課模式,曾經的三級警戒也讓親子多了些在家學習互動的機會,而這一切也讓我們看見《家庭裡的素養課》的重要性,透過生活中的鋪陳和相處點滴,潛移默化孩子各方面素養的積累。

圖片來源:Unsplash
疫情改變了上課模式,曾經的三級警戒也讓親子多了些在家學習互動的機會,而這一切也讓我們看見《家庭裡的素養課》的重要性,透過生活中的鋪陳和相處點滴,潛移默化孩子各方面素養的積累。
文/天下文化編輯部總監 楊郁慧
全球疫情讓教育與學習面貌有了巨大改變,親子在家共處時間變長,「家庭教育」扮演的角色愈來愈重要,同時更是實踐新課綱核心關鍵詞「素養」的關鍵。
資深名師顏安秀具22年教師資歷,曾任教育處課程督學,現為國小候用校長,此外也身為兩個學齡孩子的母親。
「我就跟所有母親一樣,在愛裡,學習如何去愛;在情境裡,找出適合孩子又能解決問題的方法;我期待自己不只是媽媽,也能以『教育工作者』的角色擔任政策與家長間的橋梁,讓家長了解什麼是素養教育、未來世代需要什麼樣的人才、大型評量命題趨勢,以及符合素養導向的學習策略……等。」
安秀老師以教學實務的豐富經驗和教育行政主管對政策的深度理解,首創「家庭素養教育」,她在《家庭裡的素養課》這本新書記錄分享自身在家中創造素養情境、實踐素養教育的經驗,將新課綱核心「素養」巧妙的與家庭「教養」結合,與孩子建立更深的愛與連結。
全書分為5個單元、共48個實踐家庭素養教育的溫馨故事:
第一、二章「家庭信念與基礎素養」及「家人相愛與互動素養」:聚焦於家庭內的基礎素養和互動素養。這是孩子未來有能力出發的源頭,而能給予人生寶貴禮物的就是爸媽。
第三章「知能成長與學習素養」是所有家長很關切的學習議題:素養教育對學習有什麼影響?孩子面臨的考試又會因素養教育而有什麼變化?
第四章談「閱讀素養」。閱讀力,是孩子要通過素養導向各項評測及前進未來世界,所該具備的最重要能力,作者分享了自己和兩個孩子共讀的方式,以及引導孩子寫作的經驗。
第五章談「旅行素養」。素養學習最好的場域,就在旅途中。旅行,除了能累積親子的愛,也是培養、訓練、打造、提升素養的最好方式。
素養,是生活中的嘗試、感受、應用和呈現,來自家庭氛圍的潛移默化和父母點點滴滴的鋪陳。用心教育的爸媽,是孩子一生最好的素養老師;以家庭素養教育深層內化打造孩子的底蘊、厚實孩子的雙翼,讓孩子未來走得更長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