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再努力一點的邊際報酬竟然是負的」,這不是比「徒勞無功」還慘嗎?想把人生活得更豐富與精彩,還不用那麼累,你需要選對的事,用對的方法來執行與達標。從今天開始《努力,但不費力》,用對的方法,做對的事。
圖片來源:pexels
文 / 尚瑞君,暢銷作家
研究所畢業後,我進入一家大公司工作。第一天小主管正在跟我說部門的工作內容時,電話響起她叫我接電話,對方問的問題我雖然聽不懂,但我趕快去問其他同事。可是那時同事們都忙著在回覆電話,沒有時間看我一眼。最後是回到座位的小主管回覆了客戶問題。
那時,為了趕快融入緊張的工作氛圍,我在家拼命的看主管給的資料,還背著同事們的名字和座位表。
每天忙到同事都下班了,我卻還在一團混亂中。有一天,一位同事在回家前跟我說:「公司出的照會單,都會照序號排,妳可以把自己的資料,也先照序號排好唷!」。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同事的,溫暖。
後來,大主管找我約談,我跟她說了我的工作狀況,她很慎重的說:「那是公司對不起妳,沒有給妳訓練,就推妳上戰場。」
在我之後,其實陸續來了幾個新人,小主管開始會帶他們一個一個介紹,認識同事。有的做一兩天,不來了,有的做一天,隔天就不來了,最誇張的是,有一位新人做半天中午去吃飯後,下午就沒有進辦公室了!
這樣你就知道,當初我們是在多忙、多亂的狀態下,工作。
因緣際會之下,我的學妹居然有一位新同事,是在我之前,在這樣的忙亂之中,被公司「請走的碩士」。我是在他之後的碩士,因為學歷比其他員工高,所以被直接丟進職場考驗,沒有進行訓練,他們可能覺得學歷高的人比較厲害吧?在我跟大主管談過之後,公司才慢慢地建立起教育訓練的師徒制。
我們是不是在忙碌中,常常愈忙愈亂呢?沒有章法的做事,不但不一定可以把事情做好,連帶的,把心情也弄糟了吧?
《努力,但不費力》是一本告訴你,如何用對的方法來做對的事的,好書。
要準備結婚前,姐姐帶我去採買傢俱家電,陪著我一起處理新居的裝潢設計,她常常跟我說:「妳的傢俱家電要怎麼放,動線很重要!一定要符合自己的使用習慣,與方便性和安全性。」
生活動線,和做事的步驟,是不是會對我們一天的生活,產生直接又立即的影響呢?
《努力,但不費力》這本書中,有一句話讓我感觸很深「再努力一點的邊際報酬竟然是負的」,這不是比「徒勞無功」還慘嗎?
做事步驟,突如其來的事,當輸入的參數不同,都會影響我們的輸出能力,這就需要我們控管,最重要的是,讓自己有回復平和心境的能力,降低情緒對我們的衝擊與干擾。
當心不那麼累的時候,我們的腦,也會相對清明,才可以有效能的處理事情,進行正確的判斷,與選擇。
打罵教育用來教養孩子,在孩子小的時候好像很有效,打過、罵過,孩子好像馬上就乖了!但那只是便宜行事的假象。用打罵教養孩子,孩子只會越來越難教。而且,孩子不但學不會你想教的,還總有爆發更嚴重問題的時候。
跟孩子好好說話,設定家裡的規矩與養成好習慣,一開始會很辛苦,常常會覺得挫折與疲倦。但只要溫和而堅定的持之以恆,最後親子關係不但很緊密,也會很親密,是倒吃甘蔗的教養歷程。
要用對的方法,做對的事。
人生一定要認真、要努力,不然不可能有夢想成真的魔幻時刻,因為幸福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但過度努力,或是認真錯方向,只會讓我們偏離要到的遠方與目標。
想把人生活得更豐富與精彩,還不用那麼累,你需要選對的事,用對的方法來執行與達標。《努力,但不費力》是很好的指導手冊。
➢【書籍資訊】《努力,但不費力》
➢【延伸閱讀】
小孩不愛做家事該怎麼辦?用「歌唱遊戲法」扭轉「苦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