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無論你的夢想是什麼,「影響力」是成功的重要關鍵。新時代的社交力,能讓你成功的「人脈」絕對不是累積一份名單就夠了!以下為《影響力法則》中提到的一項祕密武器:「光環效應」
光環效應(Halo Effect)
光環效應的運作方式如下:如果我們信任某個人,就會有較高的機率願意信任跟他有關的另一個人、產品、服務或任何東西。這個效應的命名,源自聖人或天使散發出的神聖光環,光環照到的一切都會變明亮,如同當我們信任某個人或品牌時,與其相關的一切似乎都會變得更值得信任。
這就是為什麼品牌要找受歡迎的名人代言,不光是因為他們在社群媒體上有自己的受眾,更因為這樣做有助於提高品牌聲譽。
Nike販售的喬登品牌球鞋與服飾是否真的更具吸引力、更適合運動員?甚至與喬丹是否具有任何有意義的連繫?這些問題實在令人存疑,但毋庸置疑的是,Nike能在一年之間光靠喬登品牌進帳超過31億美元。
同樣的,一款服飾若能獲得模特兒金.卡戴珊(Kim Kardashian)或凱莉.珍娜(Kylie Jenner)的推薦,就能在幾分鐘之內被搶購一空。即使你認為自己對這類盲目追隨流行的行為偏誤免疫,但如果你也曾因為朋友推薦而嘗試新的零食及飲料、與某人碰面、去看某部電影或到某間餐廳消費,那麼你就經歷過「光環效應」。
說真的,你信任的人推薦的產品未必一定是好東西,但在大多數「光環效應」的例子中,能夠提供我們一條人們常見的思考捷徑:若我相信A,A相信B,那我很可能會相信B。如果你仔細觀察,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根本想都沒想,就依這條思考捷徑自動執行。
➢【書籍資訊】《影響力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