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米其林:欲望的飛輪或枷鎖?對許多摘星的主廚而言,米其林一個限制和扼殺欲望的系統。模仿,是人類最原始的本能,是經濟、政治和人際互動中,最可能激發創新,也最可能導致衝突的力量。認清欲望的本質,就有機會創造如飛輪效應的正向循環。
我們無法擺脫模仿欲望,但是我們可以鍛鍊「反模仿」能力,以抵抗模仿欲望的破壞力。《模仿欲望》這本書提供十五項策略,讓我們可以像管理身體健康一樣管理模仿欲望,啟動模仿欲望的創造性循環,讓模仿欲望成為正向改變的實現之道。
圖片來源:unsplash
布拉斯的餐廳Le Suquet總是備受關注和好評,它位於法國拉吉奧勒郊區風景如畫的山坡上,與它距離最近的三個主要城市,大約都需要兩個半小時的車程。儘管如此,這家餐廳在午餐或晚餐時間,總是座無虛席——這是巴黎一些米其林三星級餐廳也無法做到的事。
塞巴斯蒂安的父親米歇爾在該地區最高的高原之一上建造這家餐廳。在陡峭車道的前端,Le Suquet浮現在我的眼前。
1980年,早在高原上這座較為新穎的建築物建造之前,老布拉斯就向世界介紹他的招牌菜gargouillou:這道菜包含50到80種從奧布拉克新鮮採摘的蔬菜、香草及可食用花卉,各自分別準備好後一起擺盤,佐以肉湯烹製的醃火腿。今天,以極度本地化的食材為重點是一種潮流。因此,餐廳為來訪的食客準備野草做為晚餐。
米歇爾是創新者,但他的創意卻只在米其林指南的星級系統範圍內發揮。而他的兒子塞巴斯蒂安卻想走到系統的界線之外。很少有人這樣做過。
大多數法國主廚開一家新餐廳時,會戰戰兢兢地等待一位他們可能認識、也可能不認識的米其林密探走進餐廳的大門。
不知道是哪一天、不知道是他們從廚房送到餐廳的數百盤菜餚裡的哪一盤會出現在米其林密探的面前。用餐結束後,密探可能會出示證件,要求查看廚房。或者他們可能會不具名地默默離開。
密探的判決會帶來改變一生的結果。擁有一顆米其林星星可以造就一位主廚的職涯發展,並有助於維持餐廳長期的財務狀況。而摘掉一顆米其林星星可能會攪動死亡的漩渦。
米其林密探有點像奧森.斯科特.卡德的短篇小說〈無伴奏奏鳴曲〉中名為「守望者」的神祕人物。有個生活在反烏托邦專制社會中的小男孩,被公認為音樂神童。他必須遵守嚴格的規則以發展他的才能。一旦他違反規則,一群名叫守望者的匿名男子便會無預警地出現,揮舞著鋒利的刀子,要切斷他的手指。
要麼按照他們的遊戲規則走,不然就失去遊戲的資格。
2003年,米其林的守望者突襲法國三星級主廚貝爾納.魯瓦索的餐廳。他們告訴他,他們擔心他的餐廳欠缺創造力和藝術方向,並暗示他可能會失去一顆星。〔而法國的另一個美食評鑑高特.米勞在那不久前才將魯瓦索的餐廳La Cote d’Or的評分從19/20降至17/20。〕這一次,當魯瓦索在廚房忙完一整天的工作之後,他自殺了。
回到1994年,32歲的英國主廚馬可.皮耶.懷特是有史以來獲得三顆星最年輕的廚師。1999年,摘星後不過五年,他便選擇退休。「我太尊崇米其林密探,也因此貶低了自己,」他解釋道。「我有三個選擇:我可以成為我的世界的囚犯,繼續每週六天的工作,我也可以活在謊言之中,並收取高價,而非待在爐子後面,或者我可以退回我的星星,花時間陪伴我的孩子,並再一次創造自己。」他是歷史上第一個關門離開的三星級主廚。
巴黎主廚亞蘭.桑德杭(Alain Senderens)厭倦了努力維繫三星級的聲譽,直接關閉他擁有米其林三星的餐廳,並翻新餐廳,讓米其林暫時離開。「我覺得很開心,」他在2005年這樣告訴《紐約時報》。「我不想再繼續餵養我的自尊心。我太老了。我可以在排除所有的排場與做作的狀況下做出美味的料理,然後把錢全花在盤中的菜餚裡。」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米其林星級系統。就像法國主廚一樣,我們可以很容易地發現那個想要「星星」的自己。「星星」代表著地位和聲望的標誌或榮譽的徽章。指名在我們自己操作的系統裡運作的模仿力量,便是朝著做出更多刻意選擇所邁出的重要第一步。
米其林指南是一種媒介,一種欲望的傳遞者,成千上萬的廚師從中尋求認可。自從1900年第一本米其林指南出版,米其林兄弟開始轉動欲望的飛輪。
米其林運用的是模仿行銷。如果這間公司可以將自己定位為人們應該去哪些餐廳的欲望榜樣,那麼米其林將從一家銷售輪胎的公司轉變為一家銷售欲望的公司。
無疑地,米其林指南為數百萬人提供價值,他們用它來尋找難忘的用餐體驗或只是一頓美味的佳餚。
但是這本指南卻變成米其林裡沒有人想像得到的東西(當然不是在早期想像得到):一個限制和扼殺欲望的系統。
「你被困在一個可怕的系統中,」塞巴斯蒂安說。「如果你不尊重指南的官方或非官方規範和做法,你就有被降級的風險。這對於餐廳的聲譽、廚師的士氣和整個團隊來說都很可怕。降級就是失敗。」
許多精英主廚在進入三星級餐廳的萬神殿後,都感到自己創作的野心受到局限。為了保住星星,一切都變得次要。他們變得更加不願意承擔風險。米其林密探有一定的期許。為什麼要冒險做一些密探可能不喜歡的事?
當我們在他的辦公室談話時,我們終於聊到了重點,我問布拉斯,為什麼他會做出歸還星星的決定。他告訴我,米其林想要把自己定位為「法官和陪審團」。
「六或七年前,」布拉斯說,「他們坐在我的辦公室裡向我解釋他們新的行銷策略。他們要我購買各種商業服務和工具。」表面上,每家餐廳都可以免費使用或不使用米其林的新工具,但是布拉斯不喜歡這樣。「米其林有能力評斷或破壞任何人的聲譽,同時賣給他們行銷工具。我對此無法接受。」
他在玩一場沒有盡頭的遊戲,而且他已經筋疲力盡。「最終你必須停下來。你最後會落得不再是為自己或你的客戶工作,而是跟著指南裡所謂的期許走。」
➢【書籍資訊】《模仿欲望》
➢【延伸閱讀】
你嚮往的,真的就是你想要的嗎?了解打造出欲望循環的潛藏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