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圖像思考》作者葛蘭汀認為,人類的思維分為圖像思考和語文思考這兩種,且大多數人都同時具備,只是有所偏重。我們需要有不同的思維來看待問題,才能避開盲點,並找到最佳解決方案。
圖片來源:Pexels
敬愛的讀者:
您能畫出精美的圖片嗎?您喜歡樂高積木、拼圖嗎?您喜歡動手做些小東西,或是把東西拆開再組裝回去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您很有可能慣用圖像進行思考;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您可能慣用語文來思考。
人類出生時並不具備語言能力,是透過五感來體驗世界,由於視覺勝過其他感官,所以思考也以圖像為主。但學會說話後,語言很快就成為溝通的主要方式,我們的思考也逐漸從圖像轉向語文,甚至開始以語文為主。正因為轉變的過程非常自然,而且大多數人的思考都是圖像和語文兩者兼具,使得我們不容易意識到「原來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思考方式」。
天寶.葛蘭汀博士擁有強大的圖像思考能力,除了發明擁抱機,更為牲畜發聲,建立許多舒緩動物恐懼、緊張情緒的設備。她從學校畢業、開始工作後,發現自己的思考方式與其他人不同,所以她才有辦法看到一般人視而不見的細節、找出導致牛隻不安的因素。
葛蘭汀依據自身經歷,並結合近期心理學與腦科學的研究,寫下《圖像思考》這本書。她提出人類的思維分為圖像思考和語文思考這兩種,且大多數人都同時具備,只是有所偏重。她說,世界上有一大群人偏好使用圖像思考,主要以圖片或符號呈現想法。這群圖像思考者富有創造與創新能力,擅長動手做,常常靠著圖像思考的優勢來開創事業,例如畢卡索、愛迪生、愛因斯坦、賈伯斯、馬斯克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們看待問題的方式催生了獨特的理念和產品,改變整個世界。
然而,儘管圖像思考者能製造曠世發明、搭建雄偉建物,甚至預防災難發生,但我們的社會卻逐漸缺少這群能人。問題在於,無論是現今的社會氛圍或是教育制度,都重語文而輕圖像,使得實做的機會大幅減少,不僅限縮了圖像思考者的發展,也減損了人類思維的多樣性,不利於因應快速變化的世界。
葛蘭汀認為,我們需要有不同的思維來看待問題,才能避開盲點,並找到最佳解決方案。她也提出方法和建議,希望藉此促使個人和團體重拾圖像思考,發揮潛能,拿回創造與創新的能力。
➢【書籍資訊】《圖像思考:用對的方法,釋放大腦潛能》
➢【延伸閱讀】劉奕酉:關於圖像思考,我想讓你知道的三件事